清明时节,春意渐渐变浓。在包头路社区的睦邻中心,有一场青梅酿酒的活动正在热烈地开展着。此活动特别邀请了开鲁六村“安之礼”党员护校队的队员参与,大家一同传承传统,将邻里情谊凝聚在一起。
清明既是追念先人的时日,又是万物开始生长的时节。居民们围绕在摆放着青梅、黄冰糖以及玻璃罐的长桌旁,在社工的引导下,开启了这场青梅酿酒的约定。一颗颗青梅被轻轻地擦拭,去掉果蒂,接着一层层地铺放在罐底。去蒂的时候动作要轻柔些,以免伤到果肉。冰糖要把缝隙都铺满,这样酒才能更好地渗进去。大家在交流技巧的同时,将青梅和冰糖一层一层地铺入瓶中,最后把醇厚的白酒注入瓶中。
玻璃瓶内,青翠的梅子与金黄的冰糖以及透明的酒液相互交织。仿佛将整个春天的生机都封存其中。居民们依照古法,按照“梅糖 1:0.5”的黄金比例进行称量。坛坛梅酒映照出春日的暖阳。折射出独属于社区的生活美学。
在“寄语”环节,社工递上了纸笔,居民们纷纷开始写下自己的祝福。有的居民在寄语中充满了对邻里关系的美好期待,他们希望邻里情谊就像这青梅酒一样,越陈越香,在岁月的流逝中愈发醇厚。有的居民则饱含着对家人朋友的深切关怀,他们希望家人和朋友们能够身体健康,万事顺遂,生活中充满阳光。
王阿姨在写寄语时感慨道,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它让大家有机会聚到一起。通过这个活动,大家既能学到传统手艺,又能和邻居们增进感情,让人感觉睦邻就如同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这些真挚的话语,承载着居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它们和青梅酒一起被封存在酒坛之中。
一坛青梅酒,封存着春日的酸甜,沉淀着邻里的情谊。包头路社区睦邻中心会继续以传统节日为契机,用“接地气”的方式让文化“活”起来,让青梅酒不再只是书本上的典故,而是居民手中能够触摸、品味的生活美学。就如同坛中的青梅终究会酿成甘醇。相信以心传心、以情酿情,睦邻的温度在岁月中将会愈久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