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推出本源天机4.0,助力我国量子计算产业工程化生产

admin

新华社合肥5月6日电,记者6日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传来消息,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推出了名为“本源天机4.0”的第四代自主量子计算测控系统,该系统能够支持500个以上的量子比特。这一成就标志着我国量子计算产业已经拥有了可复制、可迭代的工程化生产能力,为百比特级量子计算机的量产打下了坚实的产业化基础。

第二代量子计算机__量子计算机研发团队

量子计算测控系统作为量子计算机的“中枢神经”,负责量子芯片的精密信号生成、采集与控制等关键任务。“本源天机4.0”版本在继3.0版本助力我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之后,再度升级,其在扩展性、集成度、性能稳定性和自动化水平等方面均实现了显著的飞跃。

量子计算机研发团队_第二代量子计算机_

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的副主任,同时也是“本源天机”研发团队的领头人孔伟成表示,他们独立研发的底层软硬件架构,显著提升了量子芯片的控制效率和读取精度,这一成果将极大地缩短量子计算机的研发和交付周期。

第二代量子计算机__量子计算机研发团队

据相关消息,“本源天机4.0”新增了四大关键软件,分别是: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服务端的管理软件Naga和Venus、超导量子比特底层操控的软件Monster、全界面量子芯片调控与分析的应用软件Visage,以及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连接的软件Storm。Visage这款全界面量子芯片调控分析应用软件,将彻底改变超导量子芯片调试的常规做法。

_量子计算机研发团队_第二代量子计算机

孔伟成指出,量子芯片就好比一座精巧的微型都市,而全界面量子芯片调控分析应用软件Visage则相当于这座城市的“中枢神经系统”,它能够迅速捕捉到量子比特的“生命迹象”。Visage作为量子芯片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开发成功,标志着超导量子芯片自动化辅助控制技术的重大突破,大幅提升了超导量子芯片测试的效能与精确度。

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的负责人、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席科学家郭国平指出,自“本源天机3.0”搭载的我国第三代国产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投入运行以来,它已为全球139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600万人次提供了服务,帮助他们完成了38万余项量子计算任务,并在金融、生物医药、流体动力学等多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光明日报》(2025年05月07日 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