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自2025年5月7日起对原产于印度的进口氯氰菊酯实施5年反倾销措施

admin

新华社消息,商务部的新闻发言人于7日宣布,我国商务部决定从2025年5月7日开始,对源自印度的氯氰菊酯进口商品采取反倾销策略,此措施将持续五年。

商务部发言人指出,根据我国相关产业部门的申请,于2024年5月7日,商务部依照法律规定,对源自印度的氯氰菊酯进口产品启动了反倾销调查程序。在案件调查阶段,商务部依据法律法规及世贸组织的规定进行了详尽审查,广泛采纳了各相关方观点,全面维护了各方的合法权益,最终以客观、公平、公正的态度得出了调查结果,认定从印度进口的氯氰菊酯存在严重倾销行为,我国相关产业遭受了实质性损害,且倾销行为与损害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对涉案的印度企业所征收的反倾销税率定在48.4%至166.2%之间。商务部决定自2025年5月7日起实施反倾销措施,期限5年。

氯氰菊酯主要被用于制造高效氯氰菊酯和各类杀虫剂产品,其应用范围广泛,涵盖了农业、卫生等多个领域。它特别适用于防治棉花、果树、蔬菜、烟草、玉米以及花卉等作物上的害虫。

5月6日夜晚,商务部发布了关于对源自印度的进口氯氰菊酯进行反倾销调查的最终裁决结果。

印度对华征反倾销税_印度对华商品征收反倾销税_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的相关内容,在2024年5月7日,我国商务部(以下简称“调查机关”)发布了2024年第17号公告,宣布将对源自印度的进口氯氰菊酯(以下简称“被调查产品”)展开反倾销的立案调查。

调查机关对被调查产品是否涉及倾销行为及其规模、该产品是否对国内产业产生了不利影响及其影响程度,以及倾销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详尽的调查。依据调查数据及《反倾销条例》第二十四条的相关内容,2025年1月7日,调查机构发布了初步裁决公告,指出所涉产品涉嫌倾销行为;同时,国内氯氰菊酯产业遭受了实质性损害;此外,公告还明确指出,倾销行为与产业损害之间存在直接的关联性。

在初步裁决完成后,调查机构对倾销行为及其幅度、所造成的损害以及损害的程度,以及倾销行为与损害之间的联系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调查。目前,该案件调查工作已告一段落。依据《反倾销条例》第二十五条的相关规定,调查机构已作出最终的裁决。现将相关事宜予以公布如下:

一、最终裁定

调查机关最终判定,源自印度的进口氯氰菊酯产品涉嫌低价销售,我国氯氰菊酯产业遭受了实质性的损害,并且这一倾销行为与产业损害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联性。

二、征收反倾销税

依据《反倾销条例》第三十八条的条款,商务部向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提交了征收反倾销税的提案。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在考虑商务部提案的基础上,作出了相关决定。自2025年5月7日开始,对涉案产品实施反倾销税的征收。

编辑|段炼 盖源源

校对|程鹏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新华社、央视新闻、商务部网站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