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微信遇老同学求助,民警三步联动揭穿冒充熟人诈骗

admin

“老同学”微信求助借款2万?崇明警方“火眼金睛”,七旬老人保住养老钱__“老同学”微信求助借款2万?崇明警方“火眼金睛”,七旬老人保住养老钱

“老同学”微信求助借款2万?崇明警方“火眼金睛”,七旬老人保住养老钱_“老同学”微信求助借款2万?崇明警方“火眼金睛”,七旬老人保住养老钱_

“老同学”微信求助借款2万?崇明警方“火眼金睛”,七旬老人保住养老钱__“老同学”微信求助借款2万?崇明警方“火眼金睛”,七旬老人保住养老钱

6月22日傍晚,崇明区向化镇一位老人在社区微信群中发布了一条紧急求助信息,此信息迅速引起了警方的注意,他们以极快的速度做出了反应。向化派出所的民警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线上预警、电话拦截以及亲自上门进行劝阻,这三者相结合,共同揭露了一起伪装成熟人的精确诈骗案件,并成功帮助当事人避免了2万元的损失。

“老同学”微信求助借款2万?崇明警方“火眼金睛”,七旬老人保住养老钱_“老同学”微信求助借款2万?崇明警方“火眼金睛”,七旬老人保住养老钱_

当日上午,居住独处的七十多岁的秦老太太,在微信上意外地接到了一条自称是“老同学”的信息。对方声称自己的微信号遭到了盗用,特地提醒秦老太太“切勿轻信任何借款请求”,并且温馨地建议她“一定要通过电话进行核实”。秦老太在接到这则“防诈提醒”后感到十分温馨,当她主动询问具体内容时,对方却突然改变话题,透露在微信号被盗期间,有人冒用她的身份在微信朋友圈中向朋友们借款共计8万元,接着又声称自己急需资金归还,因此向秦老太提出借款2万元以解燃眉之急。

秦老太回想起她的话语充满真挚的情感,甚至还发送了过去的合影。尽管与这位来自上海市区的老同学已经多年未见面,但她心中对同窗之情的怀念让她打算进行转账。然而,在关键时刻,秦老太突然想起了民警在微信群里多次强调的“熟人借款务必核实”的原则,同时她也察觉到对方对自己的称呼与年轻时期有了变化,于是她决定在转账之前发送了一条至关重要的求助信息。

“老同学”微信求助借款2万?崇明警方“火眼金睛”,七旬老人保住养老钱__“老同学”微信求助借款2万?崇明警方“火眼金睛”,七旬老人保住养老钱

“老同学”微信求助借款2万?崇明警方“火眼金睛”,七旬老人保住养老钱_“老同学”微信求助借款2万?崇明警方“火眼金睛”,七旬老人保住养老钱_

18时23分,向化派出所的民警黄欢在“社区反诈群”里看到了秦老太的留言,于是立刻启动了应急预案。“请不要进行转账操作!我们马上就会赶到!”黄欢在群里发布了关于“冒充熟人诈骗”的警示案例,同时与当事人取得了联系。电话核实老人并未转账后,民警在5分钟内迅速赶到了秦老太的家中。

“老同学”微信求助借款2万?崇明警方“火眼金睛”,七旬老人保住养老钱__“老同学”微信求助借款2万?崇明警方“火眼金睛”,七旬老人保住养老钱

这显然是一场典型的“双簧戏”式的诈骗。黄欢在现场向秦老太详细解释了骗术的过程:骗子首先以“防诈提醒”的名义来赢得信任,然后利用老年人重情义的特点来进行诈骗。经过调查确认,所谓的“老同学”微信号被盗用,而聊天记录中的合照则是骗子从网络上盗取的。民警立刻协助秦老太通过视频电话联系到了真正的老同学,而这位老同学则明确否认了骗子的说法。真相揭晓之际,秦老太后惊恐万分,她感慨道:“若非你们日复一日的宣扬,我的养老之资恐怕早已不保!”

成功劝阻之后,民警为秦老太安装了国家反诈中心应用程序以及“金护”应用程序,并且开启了来电预警功能。据相关数据显示,自2025年起,崇明警方已通过线上宣传与线下劝阻相结合的方式,成功阻止了427起电信诈骗案件,帮助群众挽回了超过600万元的损失。警方强调,他们将继续推进“反诈入社区”项目,特别是对独居老人进行“一对一”的宣传工作,以巩固全民反诈的防线。

“老同学”微信求助借款2万?崇明警方“火眼金睛”,七旬老人保住养老钱__“老同学”微信求助借款2万?崇明警方“火眼金睛”,七旬老人保住养老钱

警方提醒:近期有不法分子假扮熟人进行诈骗。在您与他人进行通讯并涉及金钱交易时,请务必采用视频通话或面对面交流等多种途径来确认对方的真实身份。一旦发现对方称呼出现异常、拒绝语音或视频通话、催促您进行转账等可疑行为,请立刻中断联系,并及时向警方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