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先生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今晨陪同父亲前往医院,却被告知该特效药物已断货。这药对父亲的治疗效果显著,父亲的病情也因此得到了良好的控制。目前,徐先生正在寻找其他药物以替代此药。
类似的求助情景在全国众多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家庭中频繁发生。2025年6月,我国自主研发的抗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绿谷医药公司生产的甘露特钠胶囊(商品名为“九期一”),突然宣布停产,这导致众多依赖该药的患者陷入了无药可用的困境。
5月初,一场断药危机悄无声息地爆发,随后在6月达到了高潮。面对绝望的患者家属四处奔波,电商平台突然涌现出一些以“同仁堂甘露特钠胶囊”、“甘露药食同源浓缩丸”、“971甘露特特钠胶囊原研特钠甘露合理配”等名称为幌子的假冒药品,它们正在无情地剥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最后一丝希望。
断供风暴,一粒难求的“记忆药丸”
药品已无处可寻,家中仅存最后一盒。在社交媒体上,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的患者家属接连发布求助信息,纷纷表示:“即便走遍整个城市,也难以觅得药品踪迹。”
针对此事,绿谷方面表示他们正在积极与相关部门保持紧密联系,全力以赴解决供应方面的问题,同时说明停产的直接原因是“药品注册证已过期,正处于待审状态”。
正品药品逐渐减少,导致药品黑市活动愈发猖狂。在电商平台,原本每月仅需花费296元(医保报销后)的药品,半个月内价格便被炒至534.5元,而部分第三方药房更是将价格炒至高达5000元一盒。
顾客完成订单并支付后,商家以“库存不足”为由进行了退款,并紧接着以更高的价格重新将商品上架。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上搜索“甘露特钠”,发现只有少数商家有货销售,而且其价格一度攀升至接近3000元,同时页面也显示该商品处于缺货状态。
李鬼横行,同仁堂招牌下的假药陷阱
在断药危机的背景下,假冒药品如同春雨后新生的笋一般迅速增多。在电商平台上,诸如“同仁堂甘露特钠胶囊”、“甘露药食同源浓缩丸”等名字颇具误导性的商品开始广泛流传。这些商品不仅窃取了知名品牌的名称,还故意模仿了正版药物“九期一”(甘露特钠胶囊)的名称,而且有些店铺该产品的销量已经超过了万件。
同仁堂并非首次面临品牌被冒用的困境。2025年3月,同仁堂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开了65家冒用其品牌名称的公司和产品信息,其中包括名为“北京同仁堂护肤研究院”所研发的“医圣”品牌的面膜和洗发水等产品。这些产品并未受到应有的查处,反而在线上购物平台上大受欢迎。
假冒药品的营销手段十分精准。在“北京同仁养生滋补茶”的直播节目中,一罐售价仅为14.8元的人参天麻平卧菊三七茶,被夸耀为能“疏通经络、活血化瘀、降低血压”的神奇药物。主播宣称该产品隶属于“北京同仁堂”,保证真品,承诺“假一赔十”,然而产品的包装上却出现了错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