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在北方亦能遭遇这般炎热且湿润的气候?专家指出,近期北京以及华北地区的闷热气候,实际上是由副热带高压系统引发的“桑拿天”现象。
“桑拿天”这一说法生动描绘了闷热天气的景象。它所描述的是在气温偏高、空气湿度大、风速较低等气象条件共同作用下,人体仿佛置身于蒸桑拿的环境中。这种天气现象的形成,主要归因于夏季我国受副热带高压系统的影响,天气晴朗且云量较少,地表吸收太阳辐射后温度迅速上升。此外,副热带高压的气流还将海洋中的暖湿空气带到陆地上,形成了高温高湿的气候特征。
根据气象数据计算,一旦气温超过特定值,在气温相同的情况下,相对湿度越高,体感温度的上升幅度就越显著。在未考虑风速和太阳辐射等因素的前提下,若某地气温升至32℃,相对湿度约为50%,体感温度便可能达到高温水平;而当相对湿度升至100%时,体感温度甚至可能超过50℃。
根据全国桑拿天气分布图,7月1日至7日期间,全国超过十个省份将共同体验高温酷暑,其中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省份的高温天数尤为突出,这些地方将每日面临“蒸桑拿”的炎热天气。在这轮高温过程中,江南地区将成为主要受影响的区域,那里的高温不仅强度大,而且持续时间长,尤其是浙江、上海、福建等地区,高温现象更是表现出一定的极端特征。该区域日间温度极高,夜间亦难以感受到凉爽,某些地方夜间最低气温甚至高达30℃,将面临一段时期内不多见的持续闷热天气。
黑龙江省中西部、山东半岛、山西省南部以及陕西省中南部区域在7月2日至4日遭遇了连绵的降雨,雨后空气湿度显著上升,这些地区或许会感受到酷热难耐的“桑拿天”。相比之下,内蒙古大部分地区、青海省、四川省西部以及西藏等地由于海拔较高,气候较为凉爽。此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尽管新疆大部分地区不会遭受闷热的桑拿天气,但部分区域仍将面临高温的考验,因此公众需采取相应的防暑降温措施。
“桑拿天”对人体有何影响?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