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名称有歧义
事实与宣传不符
测评初期揭示出的问题在于产品名称存在多义性。该产品名为“个人百万综合意外险”在宣传资料的重要位置突出展示了“意外医疗、伤残、猝死”“保障更全面”等字样,使消费者产生了该意外保障可达百万金额的错觉。
测评人员经过细致阅读页面底部所列的保障责任条款,发现所谓的“意外身故或残疾保险金”仅为十万元,而“意外医疗补偿保险金”则仅为一万元。所谓的“百万保额”实际上仅涵盖飞机意外身故或残疾,与宣传中的“百万综合意外”保障内容相差甚远。
信息披露不全面
实际保障与销售宣称不符
此外,测评结果显示,部分互联网保险在信息公布方面存在不完整性,且其宣传内容与实际提供的保障内容存在差异。
该重疾险产品在其销售页面显著标明了“不受健康状况限制,历史疾病不影响保障”等关键权益,同时强调“带病也能顺利投保”的核心理念,以此吸引客户购买。但测评人员指出,实际提供的保障与销售宣传内容存在差异。
上海消费者保护委员会副秘书长唐健盛指出,在网络上,合规性往往只是表面上的。依据相关法规,我应该将所有信息公之于众,但通过巧妙的设计,绝大多数人无法发现这些信息,因为我只展示了我希望他们看到的内容。这种做法实际上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据调查,本次评估的对象包括十家市场领先的互联网保险销售平台,以及三十五家保险公司推出的总计一百五十款保险产品,其中国内医疗险产品有八十款,重大疾病险产品三十款,意外伤害险产品四十款。
测评结果显示,部分互联网保险产品在名称上存在模糊不清、信息公布不够详尽,以及宣传材料格式不规范、缺乏人工客服支持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