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高新区:国家级创新示范之地,新动能培育亮点多

admin

中国山东网烟台8月10日电 记者杨广科报道 烟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家批准的先进科技园区,也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科技工业园区之一,还是中国与俄罗斯在高新技术领域合作的首个示范项目,同时担当起山东半岛自主创新实验区的关键角色……烟台高新区在改革、开放、创新方面走在前列,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创新,不断培育新的发展动力,已经成为烟台新兴经济的重要支撑平台和主要增长点。

八月十日,全国媒体团队抵达烟台高新区,重点考察该区在培养新兴动力、推动改革创新、发挥开放带动作用等方面的突出成就和有益做法。

国家级创新示范之地

烟台高新区于1990年建立,最初与莱山区一同办公,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十家面向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科技工业园区之一,也是国内首个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合作实验区。二零零八年十二月,烟台市委和市政府独立创建了高新区,二零一零年该区提升为国家级高新区,二零一六年被授予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中心平台,二零一七年底在成立的中韩(烟台)产业园里被选为中心区域东部分区。现在高新区由核心区、金山湾新区以及烟台高新区APEC(莱山)产业园、烟台高新区福山高新技术产业园、APEC中国烟台(芝罘)科技工业园、烟台卧龙经济园区这些“两区四园”构成。核心区占地48.8平方公里,本地户籍居民有2.95万人,实际居住人口达到6.58万人。

做大招商引资“朋友圈”

烟台的对外经济模式在改革开放后逐步发展壮大,规模不断扩大,实力持续增强。根据烟台市商务局提供的资料,去年全市工业主要营收和国内生产总值里,外来因素所占的比重分别高达35%和30%以上;外资公司创造的工业价值以及缴纳的税款,在全市总量中分别占比35%和大约40%。

烟台高新区是烟台新兴经济崛起的中心,把吸引投资当作首要任务,设立了七个产业促进机构以及一个国际协作促进机构apec烟台(芝罘)科技工业园,调集全区一百二十多名干部专门负责投资促进事务。颁布了《关于提升对外投资促进烟台高新区核心产业发展的执行方案》、《关于帮助园区已有公司实现规模扩张增强竞争力的指导方针》,建立了覆盖项目招徕、落地建设,直至生产执行、商业运营,各项产业环节的完整扶持网络。去岁八月至今,该区已积攒了超过三百个优质项目,总计投资达四百三十亿元,其中七十六个新增项目成功迁入园区安家。十二个产业项目耗资八十七点六亿元,被纳入二零一八年市属重点计划,五十三个产业项目投资总额达二百三十七亿元,被审定为区级核心项目

当前,烟台高新区以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为龙头,参照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和烟台“7+N”产业布局,凭借现有产业根基、核心企业以及洽谈中的优质项目等优势,明确了医药健康、数字科技、海洋前沿、航空航天、制造强智、节能环保及新材、高端服务7个产业重点,计划在2020年,每个产业分别导入3到5家领军项目,培育若干骨干企业,汇聚众多产业链公司及产品集团,设立一批科技创新、成果推广、创业培育的平台设施,确保每个产业规模均突破百亿,以此构筑起核心产业体系。

烟台高新区_apec烟台(芝罘)科技工业园_国家级高新区

先行先试为营造兴业软环境

烟台高新区在进步过程中,广泛敞开接纳创业者,积极借鉴深圳前海合作区、济南高新区的成功做法,学习其他国家级高新区的先进经验,以开放的态度和视野不断进步,为投资创业者建立完善的支持体系。

据了解,烟台高新区正在尝试推行一种新的行政管理体系改革,具体做法是将原有的工委和管委的工作部门进行合并,最终形成了12个全新的机构,并且对工作人员的分配也做了相应的调整。以“吸引投资”为目标建立八个行业推进平台,同时为“推进工程落实与企业扶持”而新组建行政管理部门,全面负责市级下放的政府职能,推行“单一文件办理、一个窗口受理、一个印章核发”的运作模式,力求实现周期最短、效能最优、成本最低、品质最佳。另外成立企业扶持机构,派遣专业团队专门负责各项支持事务,不断改善商业环境。组建统一执法机构,把不同领域的执法活动合并,加强过程中的监督和事后的管理,做到由一个队伍负责全部执法工作。

烟台高新区运用“领导小组、指挥部、专班”等制度推进工作,这是该区的一项创新举措,注重深入基层开展工作,每家规模以上企业都配备专门对接人员。此外,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双重责任,致力于打造清明廉洁的政治氛围。

此外,烟台高新区借助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先行先试特点,在管理方式、运作体制、公共服务、产业组织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勇于尝试、开展示范,成为烟台体制机制变革的试验基地、创新实践的引领区域。要最大限度利用好各类创新平台资源集中的特点,着力形成全市孵化器、加速器、研发培训、公共服务等创新基地的密集网络,并构建创新资源要素高度集中的区域,以此支持烟台全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新旧动能转换。

抬高站位迎接机遇

二零一七年七月,高新区工委、管委领导班子进行改组后,整体提升了工作高度,自觉将高新区的进步与国家、省、市整体规划相结合,积极响应国家及省市的发展蓝图和具体指标,主动以国际一流高新区为参照系。

二零一八年apec烟台(芝罘)科技工业园,由于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启动、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推进以及中韩(烟台)产业园建设,烟台高新区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为此,烟台高新区集中力量促进对外开放,致力于将其建设成为全市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以中韩(烟台)产业园建设为龙头,对日韩和欧美主动展开各项合作,建立便于中外人员往来、物资运输、资金周转、信息沟通的枢纽,以及用于深度交流与合作的优质平台,在产业联合、技术人才往来、项目培育、资本支持、科技创新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和先行实践,形成全市“对外经济协作和先进产业合作的崭新基地”,全面升级为山东对接东北亚合作与对外交流的制高点。

此外,烟台高新区依靠改革、开放、创新作为驱动力,强调“在促进新旧动能转换中充当助推器角色,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发挥先行作用,在推动科技创新中构建好载体平台,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中承担起试点功能”这四个方面的定位,达成“在国家级高新区竞争中取得领先位置;在全市经济总量占比中实现快速提高;众多高新技术项目快速集中,构成全区及全市的新兴产业核心;建成全市孵化机构、加速器、研发基地、公共服务等创新设施密集区域;深入探索新模式、新经验,形成烟台改革创新示范窗口”这五个方面的目标,力求经过三年的奋斗,建设成为产业特色突出、产城一体化发展、经济实力雄厚、创新资源汇聚、国际交流频繁、生态环境优美、商业环境优越、居民生活幸福的产业中心、科技重镇、充满活力的区域、幸福生活的家园。(摄影 毕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