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新闻12月5日讯(YMG全媒体记者刘杰通讯员王聪王锐摄影报道)瑞创微纳产业配套项目静电吸盘项目已启动; 先声药业、东城药业为新项目增资资本住友区域投资总部、迈普科技总部、美国MP亚太经济总部、日本7-ELEVEn等总部项目来势汹汹……招商势头强劲并没有减少,项目还在不断实施。 这是烟台开发区招商引资工作的全面推进。 密切关注项目实施的生动场景。
数据显示:1-10月,烟台开发区到位外资240亿元,居全市第一;组织利用外资7.7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9亿美元,居全市第一。城市,同比增长20.4%; 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3亿美元,居全市第一,占全市近40%,同比增长45.5%; 实际利用日韩资金超过5000万美元,位居全市第一。 入驻10亿元以上项目29个,三类500强项目19个,位居全市第一。 目前,已有126个世界500强项目落户该地区。
在疫情全球蔓延和经济低迷的双重压力下,烟台开发区招商引资工作仍在快速推进。 背后是创新思路和策略,组织开展“双招双引”百日攻坚、央企“百日”集中走访等行动,以引领精准推进产业链、配套招商引资。企业,最大限度发挥日韩优势,全速深化日韩合作。
为主导产业“链条”增添“朋友”
累计55个重点项目落户
随着区域间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利润分享为核心的传统招商引资策略的招商引资效果逐渐下降。 注重因地制宜、产业集聚的产业链招商引资日益成为区域招商引资的重点。
“今年,我们立足区域产业发展实际,精准开展产业链投资,围绕龙头企业开展属地化配套项目投资烟台招商局地产招聘,推动产业链向深度和广度延伸,产生连锁效应,创造经济发展新动能。” 烟台发展区投资促进局政策法规处处长杨绍鹏说。
瑞创微纳是烟台开发区光电产业的龙头企业。 此前,其吸附芯片严重依赖进口静电吸盘。 今年,经过多轮谈判,烟台开发区引进了北京博士团队领衔的静电吸盘项目。 目前,瑞创微纳还有一个加密芯片项目正在洽谈中,以更好地补充和强化光电产业链。
在“链”上做文章,今年,烟台开发区围绕五个主导产业,研究重点领域的产业规模、市场结构、投资趋势和发展方向,规划编制投资地图,全力以赴带动龙头企业产业链配套招商引资,累计55个重点项目落户。
汽车及新能源方面,总投资10亿元的智能环保专用车、总投资5亿元的冰轮产业园、总投资10亿元的世界500强分布式能源等8个项目投资2亿元,引进氢燃料电池喷射器。 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引进总投资10亿元的正海科技产业园、总投资1.6亿美元的半导体材料、盛春科技等11个项目。 高端化工新材料方面,引进海水淡化、高性能环保材料、高分子弹性材料、新型液晶显示材料、聚酯粉体材料、智能发光纤维等10个项目。 高端装备制造方面,引进不锈钢智能深加工、脑科学监测装备、可穿戴测温装备、新加坡新舰研发制造等14个项目。 生物医药方面,引进硼新药产业化、北京体外诊断医疗器械产业园、医用高压氧舱、瑞士医疗器械、上海医药研发服务、医疗第三方检测机构等12个项目。
随着这些“链”上项目的不断增加,产业链进一步向上下游延伸,生态链日趋完善,更多“硬核”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崛起。
发挥日韩合作优势
实际利用日韩资金位居全市第一
全省首个韩资企业党建联盟成立,以党建推动对外开放、扩大对韩合作; 全省首家韩资医疗机构、首个韩国海外人才培训项目新落户全省; 中韩科技孵化合作基地持续放大集聚效应,新入驻韩资科技创新项目9个,累计入驻优质韩资企业17家; 首家中日合资展览公司成立,日本中小企业产业基地建成投产,8家日本科技创新企业入驻……这是阶段性成果今年以来烟台开发区对日韩的吸引力。
毗邻日本、韩国的优势,使日韩投资成为烟台开发区的一大特色,也一直是开发区的吸引力亮点。
烟台开发区围绕对日投资沃土,全力推进中日产业园建设烟台招商局地产招聘,高标准打造三大航母。 中日科技创新园已建成中日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举办技术对接、产业交流等活动40余项。 日本中小企业产业基地设立了日本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和日本企业技术转移中心,吸引日本中小企业科技企业入驻。新一代信息技术园区吸引了夏普、日本等企业入驻。世界500强企业,落户于此。 全市首家中日合资混合所有制招商公司也已成立,嫁接和引进日本世界500强企业的经验、资源和人脉,提升园区招商质量和效率。 围绕放大对韩合作优势,烟台开发区发布中韩产业园能源水平提升规划,规划实施中韩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二期工程等高标准载体,不断提升园区招商品牌。
据统计,今年以来,烟台开发区引进日韩项目50余个,总投资超过11亿美元,实际利用日韩资金超过5000万美元,位居全市第一。 。
创新玩法提供新可能
密集走访产出好项目
新形势的发展需要新方法。 今年以来,烟台开发区立足引入新变量、打造新组合、提供新可能,注重模式创新,充分释放招商引资和改革合力。
5月中旬以来,烟台开发区开展为期100天的“双招双入”活动和央企“百天”密集走访活动。 部队分多组集中参观国内大型知名企业。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山东发电有限公司、山东省财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新动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宝武集团、中国商飞、中化远东宏信……一段时间以来,烟台开发区12支央企合作团队围绕130家大型央企和地方国企,不断开展对接交流。 针对世界500强企业,走访三星、浦项、微软、欧美校友会等,督促引进更多行业“巨头”。
真诚吸引的结果已经显现。 在上个月举行的全市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暨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烟台片区两周年推介活动上,烟台开发区共签约20个项目和5个科技创新平台。 “其中很多项目都是集中走访期间洽谈的。”杨绍鹏说。
不仅有密集的动作,还有专业力量的加持。 烟台开发区积极推行社会化、专业化招商模式,在全省率先设立混合所有制招商公司和外资招商公司。 已与世邦魏理仕等7家知名咨询机构和15家国际投资顾问签约合作,不断拓展金融服务。 、科技、产业、人才投资朋友圈,已入驻矢量水听器、碳纤维复合材料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