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常州电网利用虚拟电厂技术削峰,新能源汽车有序充电

admin

平台深蓝色的界面上,绿色的实时负荷曲线正慢慢往下走,逐步靠近下方的黄色调节基准线,形成一条流畅的削峰调节曲线,8月28日傍晚6点半,江苏常州市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办公室内,国网常州供电公司负荷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刘璐,目光落在屏幕上,看着曲线不断变化。江苏常州电网开始运用虚拟电厂技术,实施新能源汽车按序充电,以缓解用电高峰压力,这是该技术的首次实践。

凤林路那个充电站,480千瓦的超充桩功率调整到了60千瓦;五星智慧充电站那边,主要满足私家车充电,250千瓦的环卫车充电桩临时改成了30千瓦……这些执行情况的信息,在常州市虚拟电厂的监控平台上即时更新,还制作了一份记录了参与调整的用户名单、平均响应程度、电力调节达标情况等信息的总结报告。

在十多公里之外的五星智慧充电站,国网常州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的运营运维主管冯晨正在充电桩之间来回走动。场站内,两辆纯电动环卫车正连接着充电桩进行充电。“师傅,这个充电桩是不是出问题了?通常半小时能充五十多度电,今天怎么才充了十多度?”冯晨刚到充电站,就被环卫车司机李师傅叫住询问情况。

冯晨急忙说明情况:当前电力系统正在开展规范充电操作,适当降低输出电量能缓解电网压力。功率调整幅度这么大?是否会对车辆使用造成妨碍?不必担忧,技术人员已预先进行测算,即便速度有所放缓,依然能够确保车辆及时充满,不会耽误第二天早晨出行。

刘璐在办公室里,视线一直锁定冯晨提到的那个“后台”,也就是常州市虚拟电厂监测管理平台。他指着屏幕上的可调资源库进行说明,这个平台充分利用了资源整合和智能分配的长处,收集了全市许多充电站、太阳能发电设施、储能装置、空调设备等可调节的能源,构建了一个规模相当大的可调节负荷资源库,其最大调节量能够达到30.89万千瓦。好似将散布于整个城区的诸多“移动电源”整合为一处“发电站”,在用电高峰期可以承受负荷,刘璐这样讲。

今年夏天,天气长期炎热,电力需求大幅上升,江苏常州电网整体负荷不断刷新历史记录,保障供电的难度明显增加,8月28号到30号,傍晚交通繁忙时段,国网常州供电企业尝试了虚拟电厂技术,组织了有计划的充电减负活动,成功减轻了电网在晚高峰时期的供电负担。

江苏银行云端大学_成都铁路局的管辖有哪些地方_

8月30日晚上,有序充电削峰活动圆满收官。刘璐根据后台信息进行了核算,有35个公共充电站和公交专用站参与了此次行动,他们能够拿到大约3900元的补偿。活动期间,最大程度压降了超过2100千瓦的负荷,这个数字相当于降低了一个中型公司的电力消耗。

这个虚拟电厂有助于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同时也让车辆使用者得到补偿,达成互利局面。刘璐查看平台上配合调控的用户清单时,面带微笑表示:预计未来会有更多充电设施、储能机构等主体参与进来,这个虚拟电厂将不断壮大。

无需建造高大的冷却设施,无需运行嘈杂的动力设备,不会干扰居民日常活动,依靠智能手段整合来自城市众多单位和家庭的能源,在紧急状况下精确调动并输出强大电力,确保用电高峰时供应稳定,这一切得益于众多“云端发电站”的运作。

现代信息通信及系统集成控制等技术,使虚拟电厂得以对用户端储能装置、光伏发电系统、充电与换电设备、空调用电负荷等优质能源进行分钟级(秒级)的精细调控,调整的速率更高,控制更准。当电力市场及辅助服务市场化机制失灵的极端状况下,可迅速执行调度命令完成负荷的快速隔离,作为电网应急供电的关键部分,确保大型电网运行安全。

国网江苏省电力积极推进虚拟电厂有序建设。到今年八月终结,已有八十四家虚拟电厂与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相接,囊括工业用电、充电设施、分散式光能、储能单元、空调设备等多样资源,汇合用户达八千八百七十六户,总用电量为一千二百零七万千瓦,用户申报最高增减电量分别为二百零七万千瓦与二百四十八万千瓦,另二十八家虚拟电厂已实现现货市场登记。

《光明日报》(2025年09月26日 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