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将开幕,江苏7部作品入围文华奖终评

admin

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与第十八届文华奖的最终评审活动定于十月十五日在四川成都启动,江苏省有七项创作成功进入本届文华奖的最终评审环节,涵盖扬剧《郑板桥》、锡剧《英雄儿女》、民族管弦乐《江河湖海颂》、民族舞剧《红楼梦》、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这五部大型演出作品,另外还有淮剧《赶脚》和《我的亲家管得宽》这两部小型戏曲剧种。

这个国庆假期,江苏众多文艺人士舍弃休息时间,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对作品进行最终完善,目的是在国家级艺术舞台上,呈现江苏文化的独特魅力。

于历史纵深处,展现时代精神

每次排演都保持首演状态,全力以赴投入情感,这是省锡剧团团长陆建伟的观点。锡剧《英雄儿女》改编自巴金作品《团圆》以及同名经典电影,将江南戏曲的细腻情感和战争主题的雄浑气势融合得很好,为锡剧艺术寻求现代演绎方式,被称作一部具有“恢弘气势、广阔视野、深厚情怀”的杰作。

那个“冲我开火”的著名片段特别触动人心。扮演王成的周东亮每次唱到那里,眼泪就控制不住地流下来。他说这是拿性命换来的承诺,必须唱出英雄的刚强气概,希望借助舞台表演让更多人不忘过去、珍惜安宁。

精益求精,是民族舞剧《红楼梦》导演李超对全体演职人员的规定——哪怕一个旋转、一个眼神,都要表达得准确生动。该剧从2021年进行试演之后,到访之处都会引发观影热潮,至今演出已经超过300场,依然非常抢手。为了参加文华奖,团队正在对剧目进行更加细致的完善工作。这次,角色“宝黛钗”会由罗昱文、胡婕、王闵瑞三位出色的舞蹈家共同演绎,他们将通过富有现代审美的身体动作,为这部文学名著赋予崭新的艺术活力。

精益求精,千锤百炼打磨艺术精品

艺术没有捷径,唯有反复打磨,方能成就精品。

国庆假期里,排练厅的工作格外重要。扬剧表演艺术家李政成对此深有感触。10月2日那天,在扬剧《郑板桥》的排练现场,超过一百名演职人员正全神贯注地进行反复的修改和打磨。剧组采用了“半天排练、半天讨论”的工作模式,要求从主要演员到次要角色,每个人都得为剧本提出改进建议,绝不放过任何可以提升的细节。

_江苏7部力作冲刺文华奖_江苏7部力作冲刺文华奖

这个戏出自扬州扬剧研究机构的新编排,把“扬州八怪”里头排第一的郑板桥刻画得非常逼真。他有不合群的性格特点,也有刚正不阿的气质,还透着饱经风霜的智慧。对李政成饰演郑板桥而言,塑造好这位古人并非仅是模仿其声音和动作,而是要将古人的情怀融入每句唱词和每个眼神之中,以此让观众领悟“去芜存菁如落叶”的人生哲理。

10月9日到10日,苏州民族管弦乐团的《江河湖海颂》将要首度在文华奖舞台上演出。这是一部用音乐展现水乡江苏风貌的力作,以江、河、湖、海作为核心构思,综合运用昆曲吟唱,多声部筝乐演奏,二胡协奏,以及领唱和合唱交响等多种艺术手法,细致构建了《春暖江花》《云水流波》《湖岸风和》《海阔天极》等八个乐章。乐团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彭家鹏表示,他们的目标并非仅仅在于演奏技巧的完美,而在于借助音乐展现江苏水乡的独特韵味,让全国听众领略到江苏江河湖海的生机,体会到这片土地丰富的人文积淀。

常州市滑稽剧团七年时间里,他们的《陈奂生的吃饭问题》巡演遍及全国,累计上演了两百多场演出。国庆节期间,团长张怡重新邀请原导演,和全体成员一起闭门改进剧目。特别值得称赞的是,从首演开始,所有演员都未曾更换过。即使有成员退休了,在关键演出时也会被请回来参与。他们这样做是为了完整地保留作品最初的样子。时光流逝里,张怡觉得陈奂生这个人物在台上越来越形象生动,甘愿舍弃国庆假期,毕竟每次表演都要带着真挚的态度,每场呈现都不容有失。

百花齐放,小节目站上大舞台

需要特别留意的是,本次文华奖专门挑选时长不超过四十分钟,深受民众喜爱的戏种、歌曲以及舞蹈等表演形式,并且首次设立了十五个文华节目奖项,这无疑增加了基层艺术团体获得荣誉的途径。淮剧中的短剧《赶脚》和《我的亲家管得宽》,因为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韵味,均成功进入了最终评审阶段。

我们涟水县淮剧团成立七十年来,首次站上文华奖的舞台,因此每个人都满怀干劲。最近几天,团长翟永军既激动又忐忑。每天早上八点整,他和助手许晴都会准时来到排练地点。《我的亲家管得宽》这个节目总共只有二十分钟,内容是关于两位亲家因为“养鸡”产生的一系列搞笑的误会。虽然演出时间不长,但整个剧团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小戏虽然篇幅不长,但必须精心打磨。我们反复调整过内容,还让创作者重新构思了结局,要让它既贴合故事发展,又带点惊喜。这是翟永军介绍的。

盐城市淮剧团的《赶脚》,源自淮剧经典剧目《孝灯记》中的某个片段。舞台上,3位平均年龄仅24岁的演员,让这出传统剧目呈现出全新活力。盐城市淮剧团负责人李莺歌表示,原本40多分钟的戏码要压缩到25分钟,还要保留所有精彩部分,确实非常困难。因此,年轻一代的戏曲表演者自愿增加了练习时长,针对唱腔的音韵和台词的韵律,对着镜子一遍遍揣摩、力求完美。咱们基层的剧团能够登上文华奖的舞台,是极大的激励。咱们要将淮剧最核心、最质朴的韵味,毫无保留地展现在全国观众眼前。

秋季来临,艺术活动即将举办。江苏七项创作成果承载着制作者的用心准备就绪。演出正式开始时、舞台灯光照耀下,那些在排练场地度过的日子、付出的努力,都将汇聚成文华奖表演上最耀眼的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