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AED)配置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发布,明确公共场所AED配置规范,AED不得上锁、不得扫码开启,每个地铁站至少配备1台AED。
记者注意到,早在2021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试点配置指南》的通知,明确规定要推广在公共场所配置AED,做到显眼、不扫码、不上锁,方便公众查找、使用,避免错过抢救时机。
AED设施(图片来源:新华社)
2024年7月,广州进一步明确了这一规定。根据近期发布的《规范》,第一条提到,AED应当安装在显眼、易找、方便取用的位置。AED应当配备防护外箱或防护柜,防护外箱或防护柜的门应当方便快捷开启,不得上锁或扫码开启。
标准规定了政务服务大厅、大型交通设施、娱乐休闲场所、大型商场、学校、养老服务机构等公共场所必须配备AED的数量,并鼓励其他公共场所如办公楼宇、住宅社区、各类企业或工业园区以及派出所、消防救援站等单位积极配备AED。例如规定每个政务服务大厅必须至少配备1台,每个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必须至少配备1台。
此外,《规范》还提到,每日应至少检查一次AED设备,每年至少举行一次急救演练。记者了解到,目前市民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广州健康通行证”中的“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查询”功能,查询自己所在地附近的AED设备位置。
AED设备资料图(来源:广州日报)
据了解,AED是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ic External Defibristator)的缩写,是一种便携、易用的心脏急救设备,当面对心脏骤停的患者时,即便是非专业人士,也能立即使用AED对患者进行电击除颤,帮助患者进行心肺复苏。
2021年12月1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指南(试行)》的通知,对公共场所AED的配置进行了规范。在安装要求中,对AED的图案标识、安装位置、使用规范等进行了说明,其中提到“外箱或柜门应方便快捷开启(不上锁、不用扫码),避免错过抢救时机。”
2022年4月18日,杭州市卫健委发布《杭州市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及维护管理规范》的通知,也规范了公共场所AED的配置。至于AED的保存,文件提到要设置“封条标签”:AED外箱或柜子必须贴封条标签,统一用白底红字标注警示语,注明“非紧急情况,请勿移动急救设备”的警示语,并签署日期。启封后必须重新贴上封条标签。
深圳某地铁站AED设备被查封(来源:央视新闻)
此前,深圳地铁工作人员曾使用AED设备救人。工作人员说,“AED就是从站台这个位置拿走的,这个AED没有上锁,而是封了,方便任何人快速使用。”“撕掉提示条,就可以拿着AED走,这是最省时的方法,分秒必争。这个机器的位置我看得见,我们深圳有那么多AED,从来没有人擅自把AED拿走。”
极木新闻整理自广州日报、国家卫健委官网、杭州市政府网、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