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法院国家司法救助工作 10 周年,审结案件 2.89 万件,发放救助金 4.1 亿元

admin

7月12日,四川高院、重庆高院联合召开川渝法院全国司法救助工作十周年新闻发布会,四川高院在发布会上公布了十年司法救助情况,发布了司法救助典型案例。

2014年至2023年,四川法院共审结司法救助案件2.89万件,决定救助2.73万件,向涉诉困难群众发放司法救助金4.1亿元。同时,川渝两地高级法院联合签署了《关于建立川渝法院全国司法救助协作机制的意见》,细化了司法救助12条具体工作措施。

记者了解到,目前原则上符合救助条件的申请人均由案件原管辖区予以救助。但当案件管辖区和救助申请人的户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分别位于四川、重庆时,两地法院实施国家司法救助会存在申请不便、难以准确核实救助申请人生活困难等一定的盲区和瓶颈。因此,有必要建立川渝法院国家司法救助协作机制,帮助申请人及时摆脱生活困难。

_四川法院司法公开网_司法救助协作机制

司法救助协作机制__四川法院司法公开网

同日发布的典型案例是,四川合江县白鹿镇村民程某鑫在重庆帮助谢某勤夫妇砍自家的竹子时从楼顶坠落身亡。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法院判令谢某勤夫妇赔偿程某璐(程某鑫家属)等4人经济损失,但因谢某勤夫妇无可供执行的财产,程某璐等人实际未得到赔偿。

程某鑫离婚,家中所有孩子都要自己抚养,其中一个孩子尚未成年。父母都是农村低保户,程某鑫是家中唯一的劳动力和经济来源。帮扶志愿者去世后,全家失去了经济来源,生活陷入困境。

案件审理中,江津区人民法院发现,程某鑫一家可能符合司法救助条件,但由于四人均为四川省合江县白鹿镇村民,难以准确核实其生活困难情况,遂通过两院“边际协调机制”向合江县人民法院发出司法救助合作请求,委托合江县人民法院对程某鑫等四人的生活困难情况进行摸底调查。

四川法院司法公开网_司法救助协作机制_

最终,江津区人民法院在查明事实后,决定向程某鑫家属发出司法援助,同时协助其家属向当地民政部门申请政策性补贴。

据悉,此案是川渝两地法院联合帮扶的典型,在了解申请人家庭具体困难后,最终通过现场走访的方式,帮助申请人解决燃眉之急,传递法治温暖和司法关怀,实现全国司法帮扶案件审理“双城互动”。

_司法救助协作机制_四川法院司法公开网

红星新闻记者 张玲 摄影报道

按顺序编辑

_四川法院司法公开网_司法救助协作机制

(下载红星新闻,举报有奖励!)

_司法救助协作机制_四川法院司法公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