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检查完毕,请通行。”今天中午,位于上海和江苏之间的上海市公安局宝山分局杨桥检查站地面温度已超过40℃。在检查站执勤的杨桥检查站站长大汗淋漓,带领执勤队伍一遍又一遍地测试“沪台运输车辆快速通行系统”的“提速效果”。据统计,“绿色通道”正式运行后,各类运输车辆跨省检查时间由平均10分钟压缩到2分钟,口岸车流量由1125辆/小时提升至1347辆/小时。
数据与货物同步出港,线上线下同步验证。7月起,由上海宝山警方、江苏太仓警方、苏州港管委会等联合研发的集作业、安检、数据采集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沪太运输车辆快速通行系统”投入使用。各类货物从太仓港装车上港,司机可预约上传车辆、司机、押运人、货单、《道路运输证》《从业资格证》等基础信息进入后台云预审,减少了路口信息登记时间,大大提高了路口通行率。
一车快,万车快。据了解,太仓港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要北翼和近海集装箱干线港,其中郑和国际集装箱码头年吞吐量逾百万箱。驳船车辆沿346国道、滨江大道、楚川公路将世界各地的货物运往上海及周边地区集散。杨桥查验站位于这条南北干线的咽喉。受天气、潮汐等影响,港口货物出港有时会遇到“高峰时段”,甚至会出现“头车”在上海杨桥查验,“尾车”在江苏太仓排队的极端情况。一旦车辆在炎热或寒冷天气出现故障,排队速度就会一降再降。
如今,依托“沪台运输车辆快速通道系统”,让数据先行“跑”起来,有效提升了联运衔接效率,成为上海与江苏之间路水、水水联运的重要纽带,联运效率也提升了13%,对提升航运枢纽资源配置功能、有效促进国内外贸易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优化流程提速通行的基础上,上海、江苏警方还加强警力协作,加大重点环节抽查和全交通链路检查力度,并试点建立口岸作业违法司机“黑名单”制度,形成闭环管控体系,达到“流程重塑、数据跑腿、先到先收”的“绿色效应”,形成了长三角一体化协作“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