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秒40!?破世界纪录夺冠。8月1日,19岁的中国运动员潘占乐为中国游泳队夺得巴黎奥运会首枚金牌。
赛后,潘占乐霸气十足地对着镜头宣布:“今天我们把他们都打败了。”这句话,无论对他个人,还是对整个中国游泳队,都是一种解脱。
其实,早在奥运会正式开幕前,美国就以所谓的“兴奋剂违规”为由,将矛头指向中国运动员。《纽约时报》甚至就2022年两名中国游泳运动员因在外就餐时食用了含有兴奋剂的食物,尿检结果呈极低浓度阳性一事大做文章,对已经认定“无运动员过错或疏忽”的案件进行曲解和断章取义。在仅仅10天后的巴黎奥运会上,中国游泳队31名队员接受了近200次检测。根据世界泳联公布的数据,中国运动员也是接受检查次数最多的运动员。
美国此举是为了维护体育公平吗?显然不是。美国2020年实施《罗琴科夫反兴奋剂法案》,试图绕过国际组织的监管权力,行使“长臂管辖”,但却让90%的美国运动员处于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的监管之外。
就在前不久,美国两党议员又提出所谓“恢复对世界反兴奋剂机构信心法案”,计划赋予美国禁毒政策办公室“永久权力”,可以扣留美国政府每年应向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缴纳的300多万美元,企图用会员费来威胁和侮辱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可见,反兴奋剂问题日益被美国政治化、工具化,成为其国际政治和外交霸权的延伸。
奥运会是展现人类正义与友谊的舞台,中国不会放弃为运动员争取公平的努力,同样,我们的运动员也证明了耍花招是没有用的,实力在这个舞台上还是有说服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