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中非友好,薪火相传,共筑新型国际关系典范

admin

【特别关注:2024中非合作论坛峰会】

光明日报记者 颜从孝 王玉欣红 光明网记者 王新元 王若欣

“经过近70年的努力,中非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在9月5日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如此评价当前的中非关系。

中非友谊跨越时空、跨越山海。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国人民本着真实亲诚的精神,同非洲兄弟姐妹携手并肩,在百年变局中携手并肩,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强身健体,在重大灾害疫情面前同甘共苦、共克时艰。

_跨越山海:中非是逐梦现代化的同行者_跨越山海:中非是逐梦现代化的同行者

“同路人才是真朋友。”在追求现代化梦想的道路上,中非始终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树立了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这也是众多访华非洲议员的共同心声。

“中国给非洲带来尊重与和平”

“他们不会霸道、不会霸道,更不会强迫你接受他们的文化。他们希望你去看看,如果你喜欢,你就可以接受。”莱索托国民议会议长特格汉格·塞卡曼说,在中非交往过程中,中国人给他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包容”。

跨越山海:中非是逐梦现代化的同行者__跨越山海:中非是逐梦现代化的同行者

现代化的道路有很多种,非洲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最有发言权,非洲人民最有发言权。西方现代化进程给很多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苦难。一百多年前,英国人在东非修筑铁路,征服和掠夺当地部落。一百多年后,中国援建的蒙巴萨—内罗毕铁路在肯尼亚建成通车,造福当地人民。

正如肯尼亚参议院议长阿马森·金吉所说:“中国人民崇尚和平与和谐,在给非洲带来发展与现代化的同时,也带来了尊重与和平。”7年来,蒙内铁路为肯尼亚创造了7.4万多个就业岗位,培训了2800多名高素质铁路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印有“连接各国、走向繁荣”标语的列车正载着肯尼亚人民驶向自力更生的未来。

“我们的人民,无论在中国还是在非洲,都将是受益者。”马拉维议长凯瑟琳·哈拉的这句话,反映出非洲国家视中国为伙伴而非援助者的普遍观点。一些前殖民国家视非洲为施舍之地,但对中国而言,对非合作并非简单的援助。中国始终认为,非洲是发展的沃土,是具有巨大经济潜力的大陆。中国始终坚定支持非洲发展振兴,愿做非洲现代化梦想的陪伴者。

跨越山海:中非是逐梦现代化的同行者_跨越山海:中非是逐梦现代化的同行者_

“中国是一个理解的合作伙伴”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蕴含着中国发展智慧的名言如今已在非洲大陆扎根。坦赞铁路、蒙内铁路、亚吉铁路等重大项目联通了广袤的非洲土地,为非洲繁荣发展源源不断提供动力。

“今年是坦中建交60周年,坦中两国一直携手并进,并将继续共同努力。目前,坦桑尼亚农业领域正在进行改革,努力成为粮食捐助国而不是援助接受国。”坦桑尼亚国会议长图利亚·阿克松表示,中非农业合作激发了非洲农业发展的潜力。从莫桑比克万宝农业园区到埃塞俄比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这些农业合作项目不仅促进了技术转让、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也为非洲播下了自给自足和繁荣昌盛的种子。

_跨越山海:中非是逐梦现代化的同行者_跨越山海:中非是逐梦现代化的同行者

基础设施的改善、农业技术的进步只是中非合作图景中的一小部分,双方在产业、文化、医疗等领域的合作也正在不断深化,惠及更多非洲人民。

“今年7月,和平方舟医院船首次抵达马达加斯加,为马达加斯加人民提供了很多帮助。”马达加斯加参议院议长理查德·拉瓦卢马纳纳说,这种医疗援助不仅仅是物质支持,更是中非平等相待和深厚友谊的生动体现。

在中非各领域交流合作中,乌干达议会副议长托马斯·塔伊巴认为,扩大文明交流非常重要,文明互鉴是中非双方发展的不竭动力。

“中国和非洲有着相似的历史,非洲和中国比世界上其他国家更容易并肩前行。中国充分理解贫穷和挣扎意味着什么,因此中国是一个更能理解非洲的伙伴。”塞拉利昂议会议长托马斯说。

蓬勃发展的中非合作,就像一条纽带,把中非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这条纽带承载着友谊,传递着希望,构建着共同繁荣的道路。我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非合作一定能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光明日报(2024年9月8日第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