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年坚守,峨眉山气象站首位女性观测员的别样人生

admin

云海、彩霞、群山、古刹、云雾缭绕的金顶,还有天下最美的山——峨眉山。这是初秋的风景,也是项羽的出差之路。

用铅笔橡皮简笔画_橡皮可以擦铅笔的原理_

登山十九年,项宇依然满头大汗。这里是峨眉山最南端的悬崖角,十余根避雷针围绕着她的目的地。二十米见方的气象观测场上画着大小不一的方格。项宇一一讲解:这个是百叶箱和风杆,那个是太阳辐射计和雨量计,二十五米高的避雷塔旁边有一块蓝色的站碑,“峨眉山国家基准气候站,成立于1932年7月”。

用铅笔橡皮简笔画__橡皮可以擦铅笔的原理

1985年峨眉山气象站图像

项宇是峨眉山气象站第一位女观测员,她把峨眉山金顶称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在“第一故乡”,有熟悉的气味,有盼望妈妈回家的孩子;在“第二故乡”,每年有60多天的大风雷电,有240多天的降雪。

对于气象工作者来说,海拔3000多米的峨眉山金顶是一个“空心位置”,气压高达700百帕,是分析大气环流、天气系统,开展气象预报监测的必备高度。这个高度也意味着,这是一座国家一级难度站。

2005年,项宇到峨眉山气象站工作时正值冬天。她万万没有想到,毕业工作后的生活比上学时还要艰苦。当时,她住在气象站,冬天要从很远的地方挑水。冰天雪地里,项宇最多只能挑两壶水,“洗脸洗脚都不够,更别说洗澡了。”

在气象站实习期间,她不准下山,实习期三个月,刚好跨过春节。向宇在电话里向父母大哭一场。向宇的父亲也是气象局的工作人员,对女儿的哭闹无动于衷,劝她“坚持下去”,作为“气象二代”,不能丢人,不能跑掉。

用铅笔橡皮简笔画__橡皮可以擦铅笔的原理

项宇和他的同事在2007年峨眉山第一场雪夜观察了雪况

三个月过去了,项羽没有逃跑。艰苦依然艰苦,但却激发了项羽的斗志——这种艰苦,别人能承受,我也能承受;甜蜜越来越甜,在天一黑就人迹罕至的3000米高空,她和同事们真正成了一家人。怕打雷的项羽得到了同事们格外的关爱——交接班时如果打雷,同事们会尽量等到雷声小了,再不打扰项羽。

_橡皮可以擦铅笔的原理_用铅笔橡皮简笔画

如今,峨眉山气象站的自动监测设备和仪器遍布山顶,温度、湿度、气压、风向、能见度早已实现自动观测。项宇和同事们将数据处理后上传到长江中下游天气气候分析系统,甚至参与国际数据交换。一切都做得游刃有余。项宇刚到峨眉山时,设备不靠谱,“人”才是气象观测的主力。

项宇的到来,让站内人员增加到8人,终于可以安排4人一组值班,每组上山15天。当时,峨眉山上的气象人员,每小时都要出去逐一检查设备。冬天,在没有“自动称重”的时代,项宇一次又一次地把雪带回来,人工解冻,再测降水量。“打雷、下雨、下雪都要出去,还要出去记时。那时候是24小时夜班,每小时都要巡检一次,每三小时发一次信息。”“精准、规范、严谨、求实”,墙上挂着的“站规”刻在项宇心里。

用铅笔橡皮简笔画_橡皮可以擦铅笔的原理_

项羽在观测场测量积雪量

气象工作者有很多铅笔,但没有橡皮擦。“我们用铅笔记录所有数据,有铅笔没有橡皮擦,因为数据不能修改,如果有疑问或者错误,就划掉。”严守规矩、不做虚假陈述,是项宇心中的气象工作者精神。

用铅笔橡皮简笔画__橡皮可以擦铅笔的原理

“100课无错”、“250课无错”……“准确”一直是项羽的追求

从人工记录到自动化观测,每班从15天缩短到8天,变化与成长并存。宿舍里有网络、有热水。如今项宇上山执勤,不再需要每天打水、扛书打发时间,但每次仍需背上十几公斤的生活用品。当看到峨眉山金顶的日出美景时,这些“额外”的辛苦都值得了。

气象站设备齐全后,项宇的孩子上山两次,经历了高原反应、头痛、呕吐后,孩子回去写了一篇作文《住在云端的妈妈》。这个曾经害怕打雷、感谢同事陪伴的女孩,渐渐成长为最机警的气象员。雷声一响,项宇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起床。

橡皮可以擦铅笔的原理__用铅笔橡皮简笔画

气象站内保存着老一辈气象工作者观风测雨的身影。

峨眉山气象站荣誉堂与值班室在小楼的同一层,里面保存着自1933年以来的气象观测记录簿,封面斑驳泛黄,但里面的铅笔字迹没有改变。

今年8月,峨眉山国家参考气候站被世界气象组织认证为首批拥有75年历史的气象站。 “山上缺氧,不代表没有志气,艰苦奋斗不怕吃苦,永远争当风雨观察第一人。”这一句话跨越了90多年,也支撑着项羽的青春岁月近20年。161名气象工作者轮流守卫着这片“云”。在墙上张贴的大名单里,项羽排在第155位。

2005年参加工作前,项宇就选择峨眉山作为毕业旅行的目的地。“同事们知道后都笑我了,”项宇笑着说,“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绝对不会选择这里作为毕业旅行的目的地。”

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还会选择在这里工作吗?项宇的回答是肯定的。

“你们的青春,你们的回忆,好的坏的,都发生在这里。你们说我们干得很伟大,其实不然,只是我们一直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坚持了这么多年。我想说,从更大程度上来说,我们也为气象事业做出了贡献。”

橡皮可以擦铅笔的原理__用铅笔橡皮简笔画

制片人:高燕

策划丨沉静、张文、程霞、冯慧玲

责任编辑:杜希孟

记者:韩民权

视频导演:苗明梅

视频拍摄丨陆一鸣陈雷

视频剪辑丨教导继夫

视频包装丨刘普飞、王海涵

新媒体编辑丨张宗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