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注
菜市场作为连接千家万户餐桌的重要纽带,承载着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徐汇区秉承“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的原则,以“加强管理、改善环境、拓展功能”为抓手,推进标准化菜市场升级改造,让市民家门口的“小菜市场”迎来“大变化”。徐汇区媒体融合中心、徐汇区商务委聚焦这一民生热点,推出系列报道。
在如今这个便捷的网购时代,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线上平台一键轻松购菜,而传统线下菜市场则面临着“保生意”与“生存突围”的双刃剑。康英菜市场是附近社区居民买菜的主要线下菜市场,随着数字智能网络等线下生活服务的普及,这个传统的线下菜市场也得到了升级改造,焕发了新的生机。
康英市场不仅满足周边居民日常的食材采购需求,更承载着整个社区的历史记忆与烟火气息,此次改造有别于常见的整体拆除重建模式,而是深入调查社区民生,不忘烟火记忆的初衷,让原有建筑焕发新生,为老市场注入新活力。
简约魅力与智能科技融合,打造便捷人文新体验
市场入口保留原有木牌匾,统一设计改造店面及墙面,尽显古朴韵味。内部采用桦木元素,开放式框架及榫卯木顶为吊顶增添丰富层次。陈列道具模块可灵活组合,为未来美食及生活方式的展示与美学创造提供更多可能。新市场以“有流苏的才是新鲜的”为核心市场理念,以流苏胡萝卜、兔子等卡通视觉元素提供便捷引导,为市场带来清新活泼的氛围与人文关怀。
“我1998年搬到这里,亲眼看着这个市场建起来,现在改造后干净多了,我们在那里买东西也放心。”居民杨女士说。记者:“以前我们家装修比较简陋,原来的柜台是平的,上面放着泡沫箱,平时都是乱放的,比如卖大闸蟹的时候,螃蟹就爬来爬去,不方便顾客挑选,现在都改成玻璃柜了,这样后期对大闸蟹进行分类摆放也方便。”
此外,康英市场紧跟时代潮流,安装智能设备。智能电子秤让交易双方都能看到商品价格和称重数据,商户也能提供更加多样便捷的线上支付渠道;在秤体屏幕或直接收据上,会更清晰地显示商品的单价和追溯信息,让采购过程更加放心。同时,市场中间的智能电子屏会实时显示蔬菜价格变化、人流量大店铺、热门商品成交量等信息,让市场管理更加透明,让居民购物更加便捷。
康英市场总经理王仁杰介绍,市场还引入“互联网+农贸”模式,开通线上订货渠道,居民可通过市场自带的微信小程序注册成为会员,领取优惠券。商户品类齐全,共有1500余种商品,居民足不出户,就可在各大外卖平台上用手机购买,也可以送货上门、到店自提,“真正做到了惠民利民”。
社区“美食街”让你在舌尖上感受当地风土人情和文化底蕴
记者看到,市民们正在细心挑选蔬菜,他们告诉记者:“这里的蔬菜很多都是普通生鲜超市里很少见到的真正的本地蔬菜,新鲜又好吃。”这些扎根社区的农户不仅给市场带来了生机,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健康、绿色的选择。
更让人兴奋的是,康英集市不仅仅局限于生鲜食品的售卖,还汇聚了众多老字号品牌、网红美食,打造了传统与时尚相结合的“15分钟便捷生活圈”。
市场西门有一家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字号小吃店“朱新年点心店”,主营汤圆、馄饨、面条等苏州传统民间美食。据悉,康英市场店是上海首家分店,随着新店的开业,市民不出城就能品尝到正宗的苏州美食。
市场南边的胖子烤鸭店是一家人气小吃店,每到烤鸭时,门口都会排起长队。每逢中秋节或节假日,更是一鸭难求。这家店的烤鸭是正宗的南京金陵烤鸭,采用古法烤制,最大程度地带出鸭子的肥美鲜美,配上芝麻酱更是香浓可口。
市场后街还分布着小修小补、便民服务以及各类特色小吃店,比如深受周边学生欢迎的椒盐猪肉面店,怀旧气息还原童年的味道,还有烧鸡、小龙虾、客家炒菜等各式美食,随着夜幕降临,这里的气氛会更加热闹。
原标题:《全城美翻 | 网红美食,超1500种商品……徐汇这家传统菜市场焕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