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百亿参数级空天一体遥感解译基础模型发布,精度领先

admin

中新网北京9月21日电 (记者 孙自发)中国科学院空间信息创新研究院9月21日宣布,该院付昆研究员团队、鹏城实验室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百亿参数级天空一体化遥感解译基础模型“天地灵谋”3.0版在同日开幕的首届空间信息技术大会上正式发布,可为天地一体化应用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目前,“空天灵谋”3.0版本已在23个国际基准数据集上进行测试,覆盖场景分类、目标检测、语义分割、变化检测等六大任务,与目前主流模型相比,准确率平均提升4%~10%,各项指标达到领先水平,并在应急、国土、海洋、住建等多个行业部署试运行,尤其在复杂要素精细分类、小运动目标连续跟踪等最具挑战性的任务上表现出色。

_遥感解译类型_遥感图像解译定义

_遥感图像解译定义_遥感解译类型

首届航天信息技术大会会场。图片由中国科学院航天工程研究所提供

遥感解译类型__遥感图像解译定义

中国科学院空间天文研究所表示,“天空灵谋”是我国第一个生成多模态遥感数据的基础模型,也是第一个专门针对遥感领域打造的行业基础模型。未来,研究团队将继续推动“天空灵谋”3.0版在国民经济各行业的落地应用。

_遥感解译类型_遥感图像解译定义

自2022年“航天灵谋”首次发射以来,中科院航天科学技术研究院研究团队在相关积累基础上不断探索,自2024年3月起与鹏城实验室深度合作,经过数月攻关,完成了对4亿国产多模态航天遥感数据样本的预训练,基础模型参数规模首次突破百亿。

遥感图像解译定义__遥感解译类型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孙宪介绍说,如果我们把基础模型看作一个机器人,那么“参数”就相当于它的“记忆细胞”和“知识细胞”。参数规模越大,它拥有的这两类细胞就越多,就能捕捉、记忆和处理更复杂的信息,从而更精准、更精细地完成更困难、更复杂的任务。

_遥感图像解译定义_遥感解译类型

“空天灵谋”3.0版本目前已经展现出极为优异的广义解译性能,以可见光、合成孔径雷达、热红外、多光谱等多传感器卫星数据为基础,拓展到航空遥感飞机、无人机等不同航空平台观测数据的自动化、高精度解译与处理。

“特别是在空中高角度成像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畸变、遮挡、缺失等干扰,但‘天眼’3.0机型对此依然能保持高精度的识别能力。”孙宪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