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长安街到福建厦门滨海路,到处都是骑行者,一度还出现了“自行车大塞车”的现象。近来,“城市骑行”在各地火爆,成为人们与城市互动的新方式。社交平台上相关词条、笔记热度持续走高,骑行市场也掀起消费热潮。
“Cityride”的火爆,与此前在年轻人中流行的“Citywalk”如出一辙:无论是旅游出行,还是日常通勤,人们不再局限于有限的起点和终点,穿梭在大街小巷,骑行而停,发现城市细微的美,也能为旅行者带来更丰富的旅行体验。“生活中的疲惫,在骑行的这一刻,被晚风和队友治愈”,网友的这句话,非常贴切地描述了“Cityride”。人们用骑行去接触、观察城市,增进对城市的理解,通过新的文化潮流,重塑一座城市。
而且,相较于两三年前还是“中产阶级潮流”的骑行热潮,“城市骑行”显然正朝着更加亲民、普惠的方向转变。如今,骑行者可以选择加入骑行俱乐部,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也可以独自一人上街骑行;可以花大价钱升级装备、装饰自己的单车,也可以在路边扫一扫共享单车,开启一段旅程。“城市骑行”不仅关乎市场的加速增长,更有可能成为未来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在浙江杭州,千岛湖举办了多场自行车赛事;在北京,借助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了多条自行车专线;在海南,环岛旅游公路沿线正在建设配套设施,提升游客体验……全国各地正在形成共识:自行车友好度是衡量城市发展的重要指标。未来,能否在城市规划、交通管理、安全教育等方面采取更具前瞻性和积极性的做法,回馈人们对于自行车的热情,也是对城市管理者的考验。(张二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