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引用南岳衡山对联,强调居安思危、战胜风险挑战

admin

【光明论坛·回顾过去】

作者:崔华前(温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中引用了南岳恒山的一副对联:“走路,但要半途而废;悟性是不远了,你千万别爬到山顶。” “辞职”要求全党同志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坚决克服一切不确定、不可预测的风险挑战。

上联“按道行”出自《礼记·中庸》:“君子依道而行,不慎而行(同“路”) ,编者注),我做不到。”强调忠于“道”、持之以恒地成就事业的极端重要性,旨在倡导遵循客观规律、遵循正确方向、立志实践真理的坚强意志;下句“明知不远”出自《世说新语·语》:“明知处,不须远”。它强调遇见本心不一定要遥远,而是要在内心深处,旨在倡导一种遵循初心的指引,克服挫折的方法。困难面前,坚定的信念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走路”、“知己知彼”是“方向盘”、“道”,“必须努力”、“不放弃努力”是“引擎”、“本事”。它们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人们行为的基础。一个完整有效的模型,稳步实现长期目标。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走路”,遵循客观规律。中国式现代化遵循历史发展规律。只有不断加深对法律的认识,依法办事,才能少走弯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为此,我们必须把握和运用中国共产党的规律,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必然性,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协调各方。我们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努力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伟大革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深刻阐释了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项重大原则。二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此,必须把握和运用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我们必须深入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把国家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中国人民手中。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是实现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为此,我们必须把握和运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好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培育新的优质生产力。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记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前行、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牢记党的根本宗旨,牢记人民至上,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落脚点一切工作的准则和标准,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第一位。我们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多谋福利、解决民生问题,努力让全体人民过上美好生活;坚持发展依靠人民,问政务、问需求、建建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确保人民呼声、改革得到回应。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共同富裕、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全体人民全面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社会共享水平,努力让全体人民共同努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艰苦奋斗”,需要保持坚强意志。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艰难险阻,可能会遇到狂风巨浪,甚至惊涛骇浪等重大挑战。不求改变者必成功;不避物者,必进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定立场、坚持原则,充分认识“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成败的第一问题,道路是党的生命”。无论遇到什么风浪,我们都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任凭乱云飞过,不因各种杂音而改变航向,确保在根本性问题上不发生颠覆性错误;充分认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有发展道路、有指导思想、民主制度等方面的政治原则和底线,做到“该改的就坚决改”能改变的,不该改变、不能改变的,我们坚决不改变。”我们要有坚强的战略定力,道路不变、意志不变,把蓝图画到底,把一项又一项任务干好,长期艰苦奋斗,不达目的不罢休。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永不放弃艰苦奋斗”,坚持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自强不息,不仅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强大精神支柱,也是中国共产党风雨无阻、排除万难的强大精神动力。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发展,不安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我国的发展是彩虹般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当船到了江中,人到了山半,只有大力弘扬和培育自强不息的精神,不照搬西方现代化模式,自主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才能充满自信。 ,自力更生、不屈不挠才能在磨难中展现勇气和成功。

《光明日报》(2024年10月9日第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