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胡晓军 李玉兰 王阳 光明日报通讯员 薛斌
“杨阿姨,你准备好了吗?我要扔掉了。”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岗上镇敬老院食堂里,年轻的生活老师梁青一边问道,一边轻轻地将四个乒乓球扔在桌子上。 。坐在餐桌旁的老人们半举起倒过来的纸杯,指着弹跳的乒乓球。他们反复按下,直到握住球并将其拉回到他们面前。
“这个叫‘捉麻雀’的游戏可以锻炼老年人的手眼反应能力。”港上镇敬老院院长严志超说。
除了组织活动外,老人居住的房间也相当温馨——装饰以米色、橙色等暖色调为主。配备了空调、电视、热水器等,每个房间还配备了独立的卫生间。
“这里条件环境好,护理服务质量好,大家相处融洽。”在这里住了两年的杨友珍长老连续说了好几次“好”。
农村敬老院原本是专门供养五保户的机构。过去,大多存在布局不合理、基础设施落后、服务不专业、安全隐患多、老年人就医难等问题。 2023年,南昌市探索性启动乡镇敬老院资源配置改革,发布《南昌市敬老院建设管理标准》和《区域中心敬老院规范设置指南》。根据区域人口分布,对硬件条件较差、入住率低于50%、供养老人20人以下的养老院予以拆除合并。将基础条件较好的乡镇敬老院改扩建为区域中心敬老院。
为改变农村敬老院传统的“一镇一院”格局,南昌市协调各级福利彩票公益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等各类资金8965.59万元,支持敬老院升级改造、区域中心敬老院、县级敬老院建设。社会福利院建设。
今年4月,81岁的陈法师从安义县石壁镇敬老院转到安义县社会福利院。当地政府实行“全县集中照护”模式,通过公建、公营、聘请第三方养老服务机构的方式,将全县10个乡镇的敬老院撤出,并入县级福利院。集中护理之家。
“这里真的很好,随时有热水洗澡,还有护理人员给我洗衣服、剪指甲,以前不敢想象这样的生活。”陈法师说,搬进安义县社会福利院后,不仅住的是单间,还有护理人员帮忙打扫卫生、洗衣,还有医护人员管理身体健康。
廊道庭院与公园式庭院相得益彰,还有餐厅、娱乐室、医疗室等功能用房……如今,南昌不少养老院一改往日面貌,成为越来越多老年人喜爱的去处人们。
“按照‘需求导向、分类施策、完善制度、提质增效’的工作思路,我们在各乡镇养老院合并的同时,逐步推进护理人员转移南昌市民政局局长戴敏表示,养老院从‘乡镇管理’转向‘县级直接管理’模式,让养老院的人、财、事、物得到统一、规范、有效的管理。目前,南昌市已合并敬老院23所,改造升级敬老院40所,新建区域中心敬老院9所。 4个县级福利院建立了残疾、痴呆专业护理中心;市、县民政部门每两年对辖区内的养老从业人员进行一次集中培训。
《光明日报》(2024年10月9日第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