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岁对于尚未上映电影的女演员来说是一个容易焦虑的年龄。今年8月之前,吴倩也对自己的演艺事业感到焦虑和困惑。
近10年来,吴倩出演了《美丽李慧珍》、《欢乐颂2》、《凡人歌》、《云端》、《柳州》等热门剧,但她只是一个不起眼的人物。在他们身上扮演的角色并没有留下痕迹。多少波。
微短剧的出现恰逢其时。凭借《闪婚之妻是豪门》中的“白月光”石小修一角,吴倩迅速走红,在30多岁的年纪成功闯入“大妈赛道”。用她的话说,微短剧就像一束光,让她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拍了十年,我从来没有当过女主角。微短剧给了我安全感,让我在行业中站稳脚跟。”
(以下自我报告基于访谈)
一
我出生在内蒙古包头市。大学毕业后,我在上海一家国企工作。我在那里工作了三年,做得还不错。公司想安置我,但我觉得这样的工作限制太多,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中,他于2013年辞职。
在上海的三年里,我结识了很多娱乐圈的朋友。离职后,我在这些朋友的介绍下开始拍戏。当然,一开始我只能接一些很小的角色。电影可能拍三四天,过一段时间我就会跟剧组一起拍四五天,我要么演妈妈,要么演阿姨。
当然,小时候很喜欢模仿赵本山小品里的阿姨们,所以就被要求演妈妈和奶奶。我没有太多的担心,所以我只是玩。
但有一次,我还是扮演母亲,但扮演我孩子的演员竟然比我大,这很尴尬。
对于我们这样的年轻演员来说,最怕的就是没有戏。为了让自己能够在上海生活,我一边拍戏一边做生意。我卖护肤品和保健品,断断续续做了好几年。 2019年之后,生意不是特别好,所以我又开始专注于拍戏。
回想那些年的生活,我真的很没有安全感。因为拍完这部电影之后,你不知道下一部电影会是什么。最长的时间可能是一个月不拍戏。除了锻炼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那段时间我心里非常着急。看着我在家休息,却没有安全感,发脾气,心情不好,心里很不舒服……
《少华若金》中的吴倩
这其实是大多数年轻演员的现状。我身边很多演员朋友都是这样。我没有那么多空闲时间,因为我会想办法找工作。比如这段时间没有拍戏,我就会想办法到处打听,看看有没有创业信息或者群聊,能不能拿到。
二
遇见《闪婚:我老婆是豪门》完全是一场意外。当时给我提供了这样一部戏剧。此前我已经拍过两部微短片,这是第三部。当我拍戏的时候,我并不知道这会是我职业生涯的一个小小的起点。
吴倩在《闪婚我老婆是富家》中饰演石小修
当我拿到剧本时,我还是很惊讶:啊,我已经到演奶奶的年龄了吗?剧中的人物石小修五十岁左右,有一个没用的儿子,还有一个刚刚出生的孙子。
当然,就年龄而言,我其实没什么可担心的。我会注意一些人物的细节。比如动作可能会比年轻人慢一点,背部可能会弯曲一些。毕竟石小修才五十岁,并不是七十、八十岁。他年纪还小,还不能颤抖着走路。
短剧中对中老年人的刻画与传统影视剧中的呈现方式有所不同。短剧首先要“保存”人物,就是让人第一眼看到就喜欢他们,所以不能真正很好地老去。
所以,我们的妆容并没有说它有多大。人都是视觉动物。石小修的单纯和善良的前提一定是让人看起来舒服。后来我拍了一部电影,在里面我扮演一个农村老太太。她的妆真的很黑,比男主还要黑。没想到观众会喜欢这种刻意的妆容。
演员还是要扮演角色。一旦角色在观众心目中定位,他们就会自动给你加上一个年龄。只要你配合身体,你在观众心目中的年龄也会随之增长。
三
真没想到《闪婚》这部剧这么受欢迎。播出后,很多平时不看短剧的朋友都看到了。一位制片人表示,这是他第一部付费观看的短剧。妈妈身边的叔叔阿姨们也都看到了。
以前直播的时候,直播间里只有一百左右的粉丝。这档节目火了之后,最多的时候,直播间里就有一万多粉丝。我的两个社交账号,一个的粉丝数从3万增加到了11万,另一个的粉丝数从几千人增加到了16万。现在出去吃饭,有人说他刚刚看了这部短剧,这让我很有成就感。
《闪婚》播出后,制片人时不时就会过来询问是否有合适的档期。该剧于今年7月拍摄,8月上映。从那以后,我的工作基本上就没有停止过。戏剧都是连续的。这半个月我没有休息过。
我很感激短剧给我带来的一切。演了十年戏,终于可以演女主角了。
现在我可以安心工作了,因为我知道还有戏要拍。我节省了大量找工作的时间,可以花更多的时间进行创作。虽然这几个月我真的很累,没完没了地拍摄,睡眠也不够,但我感觉特别安全,比闲着舒服多了。
我以前一直拍传统电视剧,从来没有说过要主动拍短剧。我刚刚遇到了一个机会。我只是一个年轻演员,没有那么多选择,所以我会尝试一下。当然,一开始我还是有点担心。大家都说短剧很低级,演员只能站着说台词。直到真正参与其中,我才发现短剧并不是外界所说的那样。
我特别不同意的是短剧是演员站着说话。或许一开始,就是一群不涉足影视剧的人进入这个行业。由于不专业,大家误以为短剧就是这样。
说到短剧的表演,我觉得和长剧没有什么区别。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呈现给观众的一定是最真诚的。只有真诚才能打动人心,观众的眼睛是最雪亮的。不是吗?你真诚地喜欢和同情你对面的人,观众可以通过你的眼睛和你的情感表达看到这一点。
短剧的节奏一定要紧一些,排程可能会少一些。因为长剧可以有很大的演员空间,是横屏,可以通过较大的肢体动作来表达人物的情感。不过短剧部分是竖屏,空间很小。演员们无法通过大范围的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们可能只能通过面部或上半身的小幅度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情绪。相对来说,确实有表演。限制。
短剧的表达也更加夸张和直接。例如,坏人直接通过面部表情和动作来表达,他的脸就表明他是坏人。演员必须通过他的眼神和恶毒的语言让观众看到他的坏处。像《闪婚》里的孙子百日宴,你可以看到他们向我泼水、用瓶子打我等等,是非常直接的冲突,观众看热闹。
一开始我还不太适应。这人怎么突然变得不正常了?他的脸色突然变了。这心情的转变来得太突然了。他会打他的嘴或者类似的东西。但没办法,短剧有它自己的体系,演员只能执行这种表达方式,并在执行的基础上,尝试通过肢体语言将其合理化。
从表演上来说,这种突发的情绪其实很考验演员的信念感。我必须相信这件事真的会发生。这种不合逻辑的事情就会发生在你身上。这些事情在现实中不可能发生。你必须先相信某件事,然后才能向观众表达它。我被打了,你要如何表达你的委屈,才能让观众感同身受,想要保护你,解你的怒气。没有这种信念感,可能很难感染观众。比如假装演戏、滴点眼药水等,是无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
四
《闪婚》之后,中老年题材影视剧成为行业热点。我接了很多类似题材的剧,拍了大概三四部。很多人都在说,中老年题材已经成为现在的热门话题。这其实并不难理解。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有钱、有闲、有梦想,对未来的生活一定会有期待。还有离婚的中老年人,他们也向往更好的生活。
我觉得这种剧其实就是在造梦。像石小修一样,我们实际上是在帮助他们实现梦想,所以会吸引很多中老年观众。
《凡人歌》中的吴倩
后来我也看到很多中老年题材越来越疯狂,网友们也在质疑和批评。
就我个人而言,我不太喜欢这种疯狂的情节,希望它不要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而变得那么疯狂。我还是喜欢平常生活中可能发生的故事。比如我们的《闪婚2》整个故事其实是非常生活化的,完全按照电影的标准来做的。每一个场景都让我感觉特别舒服。
这样的题材应该比较温暖一点。年轻人的爱情也许是那么的甜蜜,让你感受到爱情。中老年人的爱是温暖的。不是“我爱你”的表达,而是“我在这里”的表达,让你明白。有人支持我,我感到很温暖。
拍短剧终于让我取得了一些小成绩,但我还是很想演电影。电影是非常微妙的。你可以通过眼神和微表情来表达人物,而不是那么直接地表达人物。我还是比较喜欢这种很精致的东西,只有细节才能打动人。其实我也会把这些细节放到短剧里去呈现,但最终剪辑中是否能用到我无法控制。我只能尽力合理化我的剧本和角色。
红星新闻记者 邱俊峰 编辑 苏静
(下载红星新闻并提交报道即可赢取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