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上海博物馆东馆八本《中国古代美术史教材》的最后两本——中国画馆和中国书法馆正式对外开放。书法博物馆开馆不到半小时,等待欣赏王羲之、王献之作品的市民已排起长队。
经过全面的系统升级和展厅改造,历代书画馆为大家带来了上海博物馆的诸多“瑰宝”。本次展览,书法博物馆汇集了王羲之的《草书上羽铁卷》、怀素的《草书竹笋铁卷》、王献之的《丫头万铁卷》等历代名家的作品,同时,博物馆陈列有唐代孙伟的《高义》。五代徐熙的《图卷》、北宋赵佶的《雪竹图卷》等不可多得的真迹。
稀世珍品吸引了众多书画爱好者前来观展,有的甚至从外地乘坐高铁专程来这里一睹佳作。有市民回忆,自己六七岁时就开始参观上海博物馆的各种书画展览。这是他们第一次看到展出的实物书画卷轴。不少爱好者不仅驻足展柜前仔细欣赏,离开博物馆后还拿着相机反复品尝,表示“非常震惊”、“满意”。
博上海东馆书画常设展厅首展首次展出,共展出作品315幅(196套),其中70%以上为全新作品。展品每六个月更换一次。本次展览的五幅作品《苦笋》、《上虞帖》、《高乙图》、《雪竹图》、《望仙迎驾图》将在展览三个月后更换。轮换后,市民还可以欣赏到更多唐宋元明时期的精美书画。
专栏主编:秦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