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安全中心近日发布公告:
近期,一些不法分子冒充驾校、公安公司、法律咨询公司等,通过网络平台推广“不用到考场帮你考驾照”、“可代考驾照”等服务。酒后驾驶、醉酒驾驶或被吊销驾驶执照的情况下恢复驾驶执照”,诱导用户继续支付高额费用。注册费、手续费、保密费都是为了诈骗的目的。
为保护用户合法权益,微信团队将持续加强对诈骗行为的打击力度。对于上述违法行为,经核实确认后,相关账号将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腾讯微信软件使用许可协议》的规定,根据违法行为的严重程度,逐步进行处罚。 《服务协议》和《微信个人账户使用规范》。
一、代考驾驶证作弊手法分析:
1、诈骗分子冒充驾校在线宣传“免考拿驾照”业务,以“正规机构、可查系统、在线办理、免课免试、内幕操作、快速办理”等噱头吸引用户发放许可证”,并诱导用户加入社交网站账号进行交流。沟通期间,利用虚假营业执照、虚假交警系统、虚假合同、虚假教练证等骗取信任。
2、除了高额的报名费外,一些“驾校”还会收取额外的手续费。在沟通过程中,“教练”会收集学生的身份证、手机号码、银行账户等个人信息,并提醒学生录制模拟考试的视频。该视频要求时长超过18秒、在车内录制、面部清晰暴露等,声称他会将视频上传到交警后台以证明自己的合法性。
3、有的“教练”会询问用户是否下载了12123,如果下载了,就会诱导用户删除该软件。他们用“考试时不要乱操作,否则录入脸的考试成绩将被取消,并被禁止参加考试5年”等看似严肃实则恐吓的话语,让用户无从下手登录官方App验证真伪。
4、然后谎称出证成功,并给用户一张标题为《xx省车管所内审保密协议》的红头文件图片,要求用户缴纳保密费2万3万元,声称签约成功。车管所财务部门将自动退还。支付期间,当用户收到微信客户端的风险提示时,“教练”会敦促用户忽略提示,继续支付。
伪造“机密文件”
5、部分“驾校”为了骗取更多资金,谎称系统检测到教学时数不足,要求用户提前存入3万元以核实教学时数。他们承诺,学分统计后,费用将与保密费一起通过系统流程退还。
6、用户缴纳保密费/学时验证费后,无法在12123平台查看自己的驾照详细信息,或者联系导师查询驾照进度时发现:
●部分教练直接失联,甚至屏蔽用户社交账号;
●其他教练向敷衍用户发放虚假电子证书,随后失去联系。
此时,用户意识到自己被骗了,之前多次支付的证书费用已经无法追回。
2、恢复驾照诈骗手法分析:
1、诈骗分子冒充法律咨询公司,在网络上声称可以帮助因违法(酒驾、醉酒驾驶等)而被吊销驾驶执照的人通过行政审查重新恢复驾驶资格。他们声称“先恢复,后收费”,以实现“符合资格的包裹恢复”。
2、用户支付咨询费后,诈骗者会提供申请模板,并告知用户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以“恢复”驾驶证。但该模板内容与实际案例情况不符,无法实质性帮助用户实现需求。例如,一些明显超过法定行政复议申请期限的案件不再受理,但诈骗分子仍然欺骗受害者支付更多费用。
3.这些骗子没有执业资格。一旦用户发现对方无法帮助自己恢复驾照并要求退还咨询费,就会被屏蔽。
微信安全中心提醒
1、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相应课程并考试合格后,必须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提高警惕,不要相信通过熟人或网络渠道声称可以“不参加考试就能通过考试”或“申领驾照”的信息。
2、驾驶证被吊销后,不能通过任何途径自行恢复。只能通过再次测试才能获得。任何声称可以通过“内部关系”或“特殊渠道”提前恢复驾驶执照的说法都可能是骗局。面对此类骗局,您应保持警惕,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法律风险。如有疑问,应直接向有关部门咨询,确保您的行为合法合规。
3、如果您在微信平台上发现此类欺诈信息,您可以通过微信客户端或腾讯卫士小程序进行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