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人越来越离不开外卖服务。街道上,电动外卖车穿梭而过,骑手们争分夺秒地为顾客送餐。与此同时,也有一些骑手因为拼命接单、过度奔跑而得不到足够的休息,甚至导致交通事故率大幅上升。近日,某平台在多地推出“骑手强制下线休息”试点。即当平台检测到骑手工作时间过长时,会提示骑手休息;如果骑手不理睬,平台将强制骑手休息。金属丝。这无疑有助于保证骑手们的休息,但一些外卖员表示,这种机制可能会导致他们的收入减少。
跑单12小时会迫使线下骑手“买单”吗?
“强制下线”规定的实施效果如何?在四川、广西、浙江等地区抗疲劳试点的基础上,某外卖平台今年11月开始在华东地区启动新一轮试点。与之前相比,本次试点增加了新措施:“订单运行时间超过8小时将会收到提醒,订单运行时间超过12小时将被强制下线”。这一机制一经发布,就受到各方关注。一名外卖小哥表示,“可能有人不接受,但它适合骑手。有些跑酷的人生活压力也很大,但平台有限制,这样对他们的人身安全会更好。” ”骑手表示:“运行时间会很长,有点危险,可以提醒你休息,但没必要强迫你下线。”也有骑手表示,“强制下线也没关系,换个平台就行了,平台不是只有一个。”有骑手表示:“我们就是为了赚钱,我想再跑两场,想什么时候跑就什么时候跑,为什么要限制时间呢?”有骑手表示,这对他们没有影响,因为他们跑不了。够12个小时了。
试点扩大至江浙沪 长时间跑单时提供“疲劳提醒”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一环,但对于外卖骑手来说,跑单时间的长短决定了收入的多少。那么,如何平衡外卖骑手的薪酬与人身安全呢?我们来看看中国之声记者的报道。
送货员刘师傅告诉记者,这是试点地区的系统公告。目前,如果在骑手APP中将位置切换到江浙沪福建等地,就会出现疲劳提醒功能。通知还显示,强制下线后,骑手次日即可正常跑单。如果订单配送过程中您离线,正常完成配送后可以休息,但无法接受新订单。
针对这一政策,美团向中国之声表示,今年三季度财报中披露,已在部分城市试点优化疲劳管理机制。具体细节尚未形成。公司希望通过试点声音,倾听包括骑手在内的各方声音,不断完善抗疲劳机制。
记者采访了多位车友。有人认为,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有利于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防止疲劳运行带来的安全隐患。但不少骑手更担心,如果被迫下线,收入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从美团骑手的补偿机制来看,众包骑手的收入往往是按照公里数来计算的。三四线城市,价格约为每公里一到两元;而网站则安排专门的骑手。
也就是说,无论是众包还是专门给骑手配送,接到订单的时间都与收入挂钩。
快递骑手王师傅:我早上出来,可能八点多,有时晚上八七点多就出来。反正我能跑三十个订单,一个月能赚七八千块钱。这个想法很好,但我们是为了赚钱。我们想再运行两个订单并运行一段时间。
外卖骑手刘师傅:有些人可能会从早上六点起床,跑到晚上十二点。如果强制离线十二个小时,相当于减少了三分之一。打工并不意味着月收入能超过一万块钱。你必须每天跑步十个小时以上,才能月入一万多元。美团的退货率比其他平台高,但是如果美团不让我干的话,那么在大城市,还有饿了么、拼好饭等其他平台。然后我就可以在其他平台上工作了。我只能说有好处。缺点。
部分平台今年8月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出骑手休息措施。
不仅是美团平台,外卖平台饿了么也向外界做出了回应。今年8月,它在全国范围内推出了骑手休息措施。如果骑行者长时间连续跑步,则会触发弹窗提醒,建议休息;如果骑行者长时间连续跑步,则会触发弹窗。如果持续时间过长,就会有“休息”的要求,相关措施正在不断完善。平台并未透露连续运行订单后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触发休息提醒甚至强制下线要求。
跑单和收入需要平衡,如何保障骑手的合法权益
事实上,由于美团平台骑手防疲劳机制实施已有一段时间,平台公布的试点数据显示,只有0.18%的骑手触发了休息条款。因为大多数骑手认为自己跑不了12个小时。可见,在工作时间和收入之间,在休息时间和在线时间之间,平台和骑手都有自己的考虑。如何全面掌握并更好地保护骑手的合法权益?
中国劳动关系研究院教授蒋英:从劳动法的角度来看,劳动者权益的保护最初是以工作时间为依据的。但是因为现在的用人方式,包括他的工作方式,都是非常灵活的,所以就出现了这样的矛盾。 ,现在薪酬的计算方式会对薪酬产生影响。这里有一个平衡问题。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马良:强制下线在很多领域都广泛实施。从外卖骑手的劳动强度和工作时间来看,可能与网约车、卡车司机群体有些不同。他更多是在中午和晚上的高峰时段去上班,其他时间他可能都在休息。需要根据他的活跃状态或者运行订单的状态来查看他实际运行订单的时间有多长,而不是看他在线的时间有多久。持续时间。平台在制定相关规则时需要考虑如何更加细致地关注外卖骑手的就业特征。事实上,送餐骑手的劳动强度会因季节变化而调整,也需要考虑此类因素的影响。避免采取可能影响部分群体就业和收入的一刀切政策。
中国劳动关系研究院教授姜瑛:最根本的办法是分成比例决策机制可能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员工必须以一定形式参与分享比例决策机制。比如,尽量把这些人吸进我们工会,通过集体谈判或者一定的职工代表大会等方式,让大家协商确定一个公平合理的价格;然后我们每年可以根据平台的效益等来确定一个公平合理的价格,这样我们的分成就可以不断的调整,平台的一些利润也会反馈给骑手,不断激励这些骑手。
全国首创!深圳发布即时配送相关合规指引
刚才专家提出,为了保护骑手的合法权益,各地其实也有很多有益的尝试。例如,深圳市市场监管局近日编制的全国首个即时配送行业合规指引《深圳市即时配送服务平台经营者合规指引》正式发布。文件明确要求平台优化配送路线、设定合理的配送时限、进一步优化考核规则,将配送骑手遵守法律法规情况纳入考核评价体系。使用电动自行车送货的,按照守法行驶最高时速25公里可以完成的标准设定送货时速路线。特别是,平台应适当放宽配送时限,合理控制配送人员的工作时间和劳动强度。对于非配送人员过错造成的恶劣天气、意外事故等导致订单超时送达的投诉,平台应当及时、公正地处理。
打造“骑手友好社区”,便利外卖服务
为解决骑手送餐时进门难、找楼房、停车难等问题,四川泸州市于今年10月启动了友好社区建设项目,切实解决骑手在社区面临的实际困难。近日,记者探访泸州一处“骑手友好社区”。现在小区的建设情况怎么样?骑手体验如何?
四川台记者 刘英:现在我已经到达泸州市龙马潭区。第一个骑手友好社区建成后,骑手难进、难找楼、难停车的问题解决了吗?今天我们和一位骑手一起去做饭,看看结果如何。
经过十多分钟的路程,记者跟随骑行者来到小区门口,将车停在专属临时停车区。
外卖骑手杨宗元:因为之前这个小区人流量很大,所以不让我们进去,因为我们的外卖骑手有时骑得很快。现在小区已经规划好了,骑手可以进入,但是必须有一点,注意安全,慢行。 。
记者在跟踪送外卖的骑手时发现,这个小区有很多斜坡和岔路。另外,楼号不连续,部分楼号被树木遮挡。骑手很容易找错大楼,延误送餐时间。
精准的积盘引导,可为外卖骑手每笔订单节省五六分钟的配送时间。不仅到处都有标识,在小区门口,记者还发现了一张平面图,建筑物的标识清晰可见。即使是第一次送餐的骑手也能很快找到方向。
此外,小区门口还设置了休息站。外卖骑手可以在这里休息、充电,并提供应急物资,让有需要的骑手可以随时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