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年科学演讲聚焦AI未来:AI for Science与AI for Good主题探讨

admin

中新网北京1月13日电 (记者 孙自发)聚焦人工智能(AI)快速发展带来的无处不在的影响,主题为“AI为科学,AI为善”的“2025新年科学演讲与科学” 1月12日下午,“四十人圆桌”活动在北京中关村举行。

聚焦人工智能 2025新年科学演讲暨科学四十人圆桌活动举行_聚焦人工智能 2025新年科学演讲暨科学四十人圆桌活动举行_

聚焦人工智能 2025新年科学演讲暨科学四十人圆桌活动举行__聚焦人工智能 2025新年科学演讲暨科学四十人圆桌活动举行

科学四十人圆桌会议的主题是“人工智能将走向何方?”供讨论。中新网记者 孙自发 摄

本次活动由科学公益组织北京市海淀区知识前沿科技促进中心(知识科学研究会)联合《知识分子》、《赛先生》、《墨子沙龙》共同主办。包括专题演讲、新年科学演讲、科学与艺术与科学四十人圆桌会议、闪电演讲等多个环节。

聚焦人工智能 2025新年科学演讲暨科学四十人圆桌活动举行_聚焦人工智能 2025新年科学演讲暨科学四十人圆桌活动举行_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名誉主席韩启德出席并发表专题演讲,指出,人工智能会给人类带来更多福祉,还是带来灾难?如何从一开始就将好的基因植入人工智能?这些都是值得讨论的问题。同时,要看清人工智能的走向,科学技术还需要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年科学演讲环节由大湾区大学讲座教授、《知识分子》主编夏志宏主持。香港大学计算与数据科学学院院长马毅、亚马逊云技术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张政分别致辞。

_聚焦人工智能 2025新年科学演讲暨科学四十人圆桌活动举行_聚焦人工智能 2025新年科学演讲暨科学四十人圆桌活动举行

马毅在致辞中认为,自然生物的起源和进化,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发展,都是智能机制作用的结果。他将智能定义为:智能系统必须具有自主改进和增加自身知识的机制。他还提出,没有理论的智能就像“一群盲人在玩黑匣子”。另外,目前的人工智能系统实际上只是进行数据压缩。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院长薛澜主持40人科学圆桌会议,并会见北京大学理学院副主任、领军科学家高益勤昌平实验室教授、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北京邮电大学信息系教授黄敏烈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201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奖获得者王光宇合影科学探索奖,我们以“人工智能在多大程度上给科学研究带来范式革命?”为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以及“如何确保人工智能是好的”。

聚焦人工智能 2025新年科学演讲暨科学四十人圆桌活动举行_聚焦人工智能 2025新年科学演讲暨科学四十人圆桌活动举行_

聚焦人工智能 2025新年科学演讲暨科学四十人圆桌活动举行__聚焦人工智能 2025新年科学演讲暨科学四十人圆桌活动举行

周忠和院士主持“闪电演讲”环节。中新网记者 孙自发 摄

“人工智能是人类的一面镜子”“一般人工智能无法解释,需要重点关注人工智能治理”“人工智能会导致抑郁症吗”“如何清理人工智能产生的污染信息”“人工智能会让人类变得好吗?”更自由、更值得信赖,还是适得其反?”我们与人工智能是什么关系?”……在中国科学院院士、《知识分子》主编周忠和主持的闪电演讲环节中,与会代表纷纷发表观点并提出问题现场引发热烈讨论和互动交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