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公司离职审批流程繁琐,26道程序让员工离职难上加难

admin

“我申请辞职的时候,HR告诉我要经过26道审批流程,现在辞职有这么难吗?”近日,在广东深圳一家公司工作的李女士因腱鞘炎等健康问题向部门主管提交了辞职申请。 ,当时的主管同意了,并允许她自申请之日起半个月内完成工作交接后辞职。

让李女士没想到的是,在她按时完成交接后,主管告诉她,她刚刚办完部门手续,需要向公司人力资源部申请辞职。人力资源部告诉她,根据公司章程,所有离职员工必须经过26道审批程序。这意味着,每一次审批流程,她都要从办公系统中找到对应的人,让对方批准她的辞职申请。

整个辞职审批流程花了近一周的时间才完成。在李女士看来,对于一个普通员工来说,没有必要设立这么繁琐的流程。 “这26名审批者中的大多数和我都不认识,而且我们在工作中几乎没有交集。我不知道为什么。”建立这样的离职流程。”人力资源部门解释说,这是公司成立以来就一直存在的“规定”。

记者近日调查发现,有这样“规定”的企业并不孤单。北京某互联网公司的唐女士告诉记者,公司普通员工如果想辞职,需要在OA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上申请。申请需经各部门及公司领导批准后,报董事会审议。离线签名交接过程共需要15人离线签名。 “我知道有几个辞职的同事已经在这个审批流程中卡了很长时间了。”

在社交平台上,记者还看到不少相关投诉——“20多人审核通过,足足两个月”、“辞职手续有23个,每天打电话催了9天”在审批完成之前”...

用人单位能设置这么复杂的辞职审批流程吗?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华全国总工会理论与劳动关系智库专家吴文芳告诉记者,企业自然可以设立辞职程序,但辞职程序不得违反法律规定,不得对工人辞职附加法定条件,例如要求工人必须获得上级批准或必须满足某些工作条件才可以辞职。 “可见,上述复杂的辞职审批流程显然不合理,甚至违法。”

除了复杂的流程外,采访中记者注意到,一些企业还故意在离职流程中设置障碍,“卡住”员工,阻止其离开。

2024年4月,安徽马鞍山市的张女士通过OA系统向公司提交了辞职信。当时,她的领导让她一个月后填写辞职日期,但到了离职日期,公司却不肯放她走,说张女士没有交接好工作,必须离开。等到新员工熟悉了工作后再让她离开。

“其实,我的工作已经交接了,办公电脑也已经归还给单位了,单位宁愿让我请假,也不让我走。我不知道这有什么意义,行政助理告诉我,领导不同意,他就不批准。”张女士表示,她认为离职不会有问题,所以她已经找到了下一份工作,但公司拒绝批准她的辞职申请。 “还好新公司理解了这一点,我才没有失去新工作。最后,原公司花了几天时间才批准我辞职。”

在吴文芳看来,虽然公司享有用工自主权,可以设定合理的离职程序,但员工提前通知并办妥离职手续后,用人单位不能强迫其继续工作或扣留相关离职证明材料。这样的“卡”辞职超出了合理范围,并且涉及违反劳动法。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明确,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应当承担出具解除劳动合同证明、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障关系转移手续、支付工资和经济补偿等义务。违反者,用人单位可能面临行政处罚。 ,并且还需要赔偿员工相应的损失。

北京天池君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郭政律师提醒,遇到此类情况的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员工应及时保留证据,保留与辞职申请相关的所有书面记录。 ,包括提交申请的时间、与公司的沟通记录等;员工可以向任职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举报;您还可以向受聘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公司出具辞职证明,并办理档案、社保转户等辞职手续;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满意,员工可以依法向公司提出投诉。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吴文芳看来,合理的辞职审批流程必须遵循很多基本原则,既能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保证公司顺利过渡,既能提高管理效率,又能减少劳动纠纷。

“在法律基础上,审批程序的设立必须符合民主、透明的原则,要求程序公开、透明。对于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重大事项,必须通过民主程序平等协商确定,并在公告后明确告知职工,让职工清楚了解辞职的具体步骤和时间,例如:如书面通知、工作交接、工资结算、社保转移等事宜。同时,公司有必要提前告知员工离职流程的具体要求,避免因流程不明确而造成延误。同时,采取效率原则,即追求简单高效,减少繁琐审批程序,在法定时间内完成辞职审批,及时办理工资结算、社保转移等。方式。 ”吴文芳说,“取消不必要的审查和其他程序,防止员工辞职延误影响他们的职业规划和新工作。”

她还建议公司的辞职程序应包括合理的善后处理。例如,离职面谈虽然不是强制性的,但有助于了解离职原因,改善公司管理,妥善解决工资、社保、休假等遗留问题。 “只有尊重平等,避免胁迫或严厉质疑,并在遵循这些原则的基础上,辞职程序才能有效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避免因流程不当引发劳动争议,确保公司顺利运转。公司 ”

综合:法治日报、华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