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乡村治理新路径:小积分如何成为大都市乡村振兴的关键

admin

多元做市商制__朝招金多元积极型

小积分绘就大都市乡村治理“新样本”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其乡村要走出怎样的一条乡村治理新路径呢?这条路径要符合超大城市的特点和规律。同时,又要如何充分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呢?近年来,沪郊乡村的乡村治理积分制实践给出了确切答案。各涉农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聚焦治理的重点难点问题,利用积分制促使村民积极参与乡村治理,从而形成了一批具有各自特色的积分制工作经验。本系列报道会引领您步入乡村。您会看到上海是怎样凭借“小积分”来撬动“大治理”的,又是怎样用“绣花功夫”描绘出超大城市乡村治理的“新样本”。

朝招金多元积极型__多元做市商制

我们家的房屋进行了登记。如果有租户想要租房,只需扫描二维码,就可以登记租客信息,这非常方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青浦区重固镇生活和工作。租客们来到这里后,发现租赁登记、反馈以及签约的手续变得越来越简便,服务也越来越周到。

徐姚村的乡村治理积分细则规定:若租赁户信息能及时登销,每月可得 5 分;若未及时登记,则不得分。依托“重固家园·租管家”微信小程序,既便于房东进行租赁登记,也便于租户进行租赁登记,并且与积分制要求相契合,这是徐姚村在乡村治理探索中,将积分制应用到具体村务工作中的一个典型事例。

用“小积分”来撬动“大治理”。徐姚村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把积分制引入到乡村的日常管理当中。他们制定了《徐姚村推广运用乡村治理积分制管理的实施方案》。将积分制管理当作乡村治理的一个有效抓手。把村民的日常行为转化为具体、可量化且可评价的数值指标。同时,他们还探索将信息化平台与积分考评进行结合。依托“重固家园·租管家”“善治理”、社区云以及“微管家”等平台。引导村民自觉地遵守村规民约。激发村民的自治共治热情。共同描绘出和谐有序的乡村善治画卷。

积分制激发村民参与热情

我们前期认真听取了村民的意见。为合理设置积分制管理中的具体项目,我们通过召开党员大会,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建议。我们还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等民主程序,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建议。并且将合理化建议纳入了实施方案,充分维护了村民的民主权利。徐姚村党总支副书记、村委委员沈怡介绍说,为了更好地达成积分制管理的共识,如今村里的积分任务细则包含 5 个大的项目,还有 24 个日常事项以及 10 个加分项,这些细则涉及到村民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具体而言,徐姚村以镇级创建的“五星四责三色两平台”乡村治理信息化管理体系作为基础。它设立了“五色积分证”,“五色”用来代表积分制工作的各项大类。通过严格的考评,能够将各项工作的成效转化为积分值。进而选出最佳户和小组,作为“评优树先”的对象。这样做起到了从“一户带一户”到“一片带一片”的示范效果。同时,还在不断完善积分项管理,以此增强村民的积分意识。并且积极推广乡村治理积分制,使其往横向扩展、纵向延伸,实现积分制工作由“点”向“面”拓展。

如何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并让他们主动参与积分制管理呢?如何与村民合力提升这项工作的成效呢?村委会工作人员说:“有了这个积分任务单,我们就能够动员村民小组成员,让大家心往一处想,让大家劲往一处使。”

徐姚村以村党总支作为“核心”,以村民小组当作“神经末梢”,把党员群众视为“根系”。该村动员全村 80 名党员行动起来,把全村划分成 3 个党建网格,每名党员就近联系 8 至 10 户村民家庭。同时,以村 16 个客堂间和睦邻点作为积分制推广点,与村民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以及手把手的宣传工作,共同营造出“党员带动,群众跟跑”的良好氛围。

村民张雪明家靠近村委会,它是 16 个客堂间中的一个。他介绍说,村里的老人大多不与子女一起居住。平日里,在村委会吃完午饭的村民,只需走两步就能来到这里“嘎讪胡”“轧闹猛”。大家都对积分制细则十分清楚,赚取积分的热情也很高。

借助数字化平台

村民发扬“主人翁”精神

现在的农村和城市不同,没有统一的物业来管理。村庄的整洁需要我们村民一起去维护。村民老王是徐姚村的老党员,同时也是村里的“热心肠”。自从村里推广了“微管家”平台后,在茶余饭后,经常能看到他在村庄里走动的身影。他会看到这里的绿化被车辆压没了,也会看到谁把大件垃圾放在了路边。拿出手机,先拍好照片,接着通过微信里的重固“微管家”应用,把照片上传到“问题提交”版块,最后完成“任务激励”。

乡村治理并非只有一种固定形式。徐姚村借助诸多平台和系统,把积分治理融入到乡村的具体事务管理里。在数字赋能的过程中,有效提升了治理效能,从而形成了多平台协同发力的积分治理格局。

这样使考评贴近实际,分值具有参考性,体现了公平公正。

线上有“微管家”平台,此平台设立了“问题上传”“任务激励”“积分兑换”等模块。村民能够借助这个平台,在线上实时地反映村域内公用设施方面的问题、道路交通方面的问题以及综合管理方面的问题等。这些问题由村党总支牵头进行协调,以便及时得到解决,并且这些问题还可以被纳入村民小组的积分分值。2024 年开始后,村委会到目前为止已经累计接收到包含环卫市容以及公用设施等类别在内的 80 多条工单。对于每一条问题反馈,村委会都十分认真地对待,并且针对每一条工单都进行了相应的解决。

村民、租户一个都不能少

据悉,徐姚村的户籍人口有 2112 人。然而,实际居住在这里的人数还不到一千人。因为靠近工业园区等一些因素,导致外来居住人口达到了 2122 人。这样一来,乡村治理就面临着“人户分离”等诸多问题。对此,徐姚村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实施了“四责管理、三色挂牌”以及“租管家”平台的出租房治理机制。把“房屋租赁”当作积分制细则的一部分,把私自乱拉线、违规使用液化气瓶、群租现象、违法经营、消防安全隐患等情况细化到积分任务当中,同时也将外来租户群体的日常行为纳入其中。

此外,镇级的“租管家”平台有 2.0 版本,它成为徐姚村村级治理体系中很重要的部分。租户扫一扫“租管家”的二维码,房东也可以扫一扫,这样他们都能自行完成登记和备案。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在入户走访之前就能获得一些基础信息,这给我们基层工作者减轻了很多负担。沈怡介绍,积分细则包含主动登记租赁户信息这一项内容。随后,有关部门会上门进行信息核查登记。接着,会将可能存在的各类问题,如安全隐患等进行反馈。之后,会及时督促房东和租客进行整改落实。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积分。

据悉,推行一段时间后,如今的徐姚村租客登记率已达 99%以上。同时,垃圾分类分拣率持续保持在 95%以上,人居环境检查合格率维持在 90%左右。

积分“兑”出乡村文明新风尚

有了积分制度之后,我家的洗衣液以及卫生纸等日常生活用品,不再需要去超市购买了。只要对照细则完成任务,就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实惠。村民李大妈由衷地表示赞同。

运用好积分制,把积分和物质奖励以及精神奖励相联系。这样做的目的是鼓励村民在乡村治理中全方位、全过程地参与。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推动村民从“被动管理”转变为“主动作为”。这就是积分制管理的初衷和落脚点。

徐姚村结合各类检查、负面清单和零容忍事项等任务,以季度为时间单位进行积分结算,会评选出典型榜样,并开展积分兑换活动。以年度积分累计后,评选出优秀荣誉称号。“做得好”就加分,“没做好”就扣分,这样激发了村民之间比学赶超、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促使越来越多村民在积分制工作中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

村民张雪明称,有了积分制兑换活动后,大家会对照村规民约来主动规范自身行为。大家会做好垃圾分类,会把宅前屋后打理得干净整洁,大家的积极性都非常高,都是从内心深处想让村庄变得美丽且干净。

村民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仅关乎个人和家庭的荣誉与积分获取,还与整个乡村的环境改善息息相关,也与文明建设紧密相连。正因如此,他们积极主动地配合村里开展的散埋乱葬整治工作。该户如果没有散埋乱葬行为,就能获得积分制中“移风易俗”任务的积分。村民的配合度比较高,目前我们村没有新建除公墓和农村公益性墓地以外的坟茔,整治工作已经完成超过一半了。

朝招金多元积极型__多元做市商制

徐姚村党总支书记杨春刚称,乡村治理积分制属于一种新型治理模式。这种模式在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方面有显著表现,还能激发村民参与的积极性。随着积分制各项工作的开展,村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提升了,乡村环境得以进一步改善,乡村凝聚力也持续增强了。

文:许怡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