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
以 WTO 规则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其核心在于能够在全球市场上最高效率地配置各种生产要素。
这种配置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发展。然而,在过去 20 多年的发展进程中,确实出现了一些经济发展不均衡的情况。因为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不同国家的这种能力也各不相同,这使得经济全球化在推动全球经济整体发展的同时,各个区域也呈现出差异化,进而导致了全球经济发展和财富分配的不均衡。李东生称,近些年来,对于改革经济、投资以及贸易全球化规则的呼声持续高涨。这种改变,大家相信是有利于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当中,能够让所有国家更好地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一种方式。
李东生指出,在全球供应链锻造方面,要做到既能使全球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达到最大化,又能兼顾区域经济发展的均衡。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说,需要考虑未来发展模式的转变。
他认为,要实现从单纯输出产品到更多与当地共建工业能力的转变。要从在当地建立生产装备型企业,转变为建立区域经营中心。要将更多的核心能力、经济价值创造与当地的经济发展融为一体。这种方式的全球化,能够让中国企业在各国市场持续发展,也能够得到当地社会的欢迎和支持。
李东生分享 TCL 在适应经济全球化方面的一些做法。其中有从以中国为基地生产出口产品转变为面向全球市场,并且逐步转变为在全球各地建立 TCL 的产业和供应链体系。
在过去的 20 多年里,TCL 先后在全球建立了 38 个制造基地和 46 个研发中心。同时,TCL 还在全球主要海外市场设立了 5 个区域经营中心。李东生指出,这些全球化业务组织进行调整后,在全球化业务发展过程中,能够避开很多贸易壁垒。并且,这种发展模式也更易被当地市场所接纳。
李东生称,2024 年 TCL 的海外营收为 1420 亿元人民币,此营收约占 TCL 总营收的近一半。海外营收源自当地公司的产业基地。如今 TCL 海外业务的营收,已远远超出单纯产品的出口。正因如此,TCL 在全球各国开展业务时,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受到了当地社会的欢迎。
我认为当前全球产业链正在进行重构。这既是一种挑战,同时更是一个机遇。我坚信,只有坚持开放共赢的理念,把技术创新当作纽带,将协同发展作为路径,才能够实现全球供应链的韧性以及可持续增长。李东生如此表示。
澎湃新闻记者 周玲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