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过后,气温开始回升。天府农博园内的油菜花海色彩多样,迎来了盛花期。在微风和暖阳的照耀下,花海泛起了阵阵波浪。西安艺术家赵海涛历时一个多月,运用多彩的喇叭、遗弃的瓦片、废旧的龙舟等物件。他创作的润物之声、瓦语等 4 个艺术装置以及东方 24 色节气塔的外观涂鸦工作陆续完成。这两天这些作品正式亮相,将他的艺术理念与在地文化深度融合,给游客带来了独特的春日艺术体验。
东方24色节气塔
数百个彩色喇叭组成的润物之声矗立在花田。这些静默的“广播”承载着时代记忆,通过撞色设计来诉说历史的回响。瓦语装置用上千片废弃瓦片编织成了巨型斗笠,其竹制骨架会随着时间自然腐朽,这种设计暗合了“从泥土来到泥土去”的生命哲学。
润物之声
瓦语
每片瓦都承载着乡愁。赵海涛在走访周边村落收集建材的过程中,那雨打屋檐的童年记忆成为了他创作的源泉。这种“在地性”的创作在春渡浮红中得以体现,他以非遗传承人废弃的龙舟作为基底,船身上泼洒的明艳色块与油菜花田构成了视觉上的交响,干草的铺陈使得船体仿佛漂浮在花海之中。
春渡浮红
赵海涛即兴创作的这一特性在东方 24 色节气塔涂鸦里格外明显。他邀请工人随意泼洒颜料,之后又依据随机形成的形态进行二次创作,有的形态像羊,有的像兔,有的像鱼。
在塔顶处,能够俯瞰油菜花海,并且与不同角度的明艳色彩相配合,这里一步一景。在塔外,从油菜花海中远远地观望节气塔,它所饱含的色彩美学让人惊叹不已。
艺术不应局限在美术馆。秉持这样的理念,赵海涛把园内的普通观景台改造成了儿童农艺馆,粉黄蓝相碰撞的外墙以及降落伞造型的画布,能够激发游客即兴创作。同时,“赵海涛当代艺术体验馆”也在同期开放,展出了多件代表作供市民观赏。
据悉,赵海涛出生于 1966 年。他兼具跨界建筑师、装置及抽象表现性绘画艺术家等多种身份。他曾在柏林举办过个展,也曾在墨尔本举办过个展。同时,他还在北京、天津、上海、西安等地举办过巡回展。
赵海涛
春光正盛,微风不喧嚣。趁着这美好的时节,为何不去新津天府农博园呢?在那盈盈的花香之中,去观赏那些生长在花田里的艺术。
自驾的话,导航前往“天府农博岛”。乘地铁的话,乘坐 10 号线到达新津站,然后换乘公交 XK7 路,可直达目的地。
门票信息如下:“赵海涛当代艺术体验馆”是免费开放的。而东方二十四色节气塔则需要另外购买门票。
周小橙 红星新闻记者雷浩然 摄影报道
编辑 欧鹏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