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中国股市后,国际资管巨头再次发声。3 月 26 日,富达国际的基金经理 George Efstathopoulos 称,中国股市的吸引力正在提升,未来有望吸引更多国际资金流入。此外,高盛的分析师和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师也都纷纷发表了看多的观点。
富达国际:中国股市有基本面支撑
3 月 26 日,富达国际的基金经理 George Efstathopoulos 指出,中国股市的吸引力在不断增强,未来有希望吸引更多国际资金流入。中国股市近期的表现,并非仅仅由预期所推动,而是有着基本面的支撑。尤其是中国科技股,其盈利在稳步增长,净资产收益率(ROE)也在持续提升。这些基本面的改善,是市场表现良好的主要因素。
George Efstathopoulos持有这样的观点,中国股市处于震荡上升的态势且实现了有序稳定。他格外看好两个投资机会,一个是中国离岸科技股,另一个是 A 股中盘股。他觉得,中国 AI 技术的发展能够促使盈利增长以及生产力提升,尤其在离岸中国科技股领域表现更为明显。政府对新技术给予支持以及市场信心得以提升,将会给这一领域带来新的投资契机。
他预计,中国企业盈利改善会从科技板块向其他行业扩散。这样一来,中国市场或许会迎来更广泛的资金配置。其中的核心指标是中国股市的盈利预期向上进行修正,同时净资产收益率(ROE)和资产回报率(ROA)会继续提升。而这些情况将进一步提升中国股市的吸引力。
富达国际亚洲经济学家刘培乾指出,外部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呈现出上升态势。然而,中国经济正借助“双循环”战略来达成再平衡。她预估,凭借房地产市场的稳定以及消费的增长,中国有望达成内需驱动型的增长。
刘培乾进行分析,他指出中国通过扩大内需来对部分外部压力进行抵消。财政政策在 2025 年被视为稳定增长的重要工具,财政赤字率被上调至 4%左右,这释放出了中央进行加杠杆的信号。
高盛、大摩等机构齐声唱多
3 月 26 日,高盛发布了最新的研究报告。高盛的调研结果表明,大多数投资者已经把中国人工智能当作“游戏规则改变者”。分析师预估,在未来十年内,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将会每年为中国企业的每股收益预期贡献大约 2.5%的增长。与此同时,AI 技术的发展更有希望吸引超过 2000 亿美元的资金流入中国市场,从而为股市提供持续的资金动力。
摩根士丹利对中国股市的看多态度进一步加强。该机构在近期的研报里,将多个主要中国股指的 2025 年底目标点位进行了调高,这些股指包括恒生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MSCI 中国指数、沪深 300 指数等,上调后的点位分别意味着 8%至 9%的上行空间。摩根士丹利对中国市场的前景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它认为随着盈利预期的改善以及估值的回升,市场有进一步上涨的可能。
瑞士百达财富管理的亚洲首席策略师兼研究主管陈东近期发表观点。他表示中国房地产市场整体已逐步呈现回暖的态势。当下,扩大消费被当作首要任务。以旧换新政策在汽车和家电等领域取得了明显成效,并且该政策进一步拓展到了电子产品领域。在股市投资机会方面,虽然中国科技板块当前涨幅较大,但他依然对这一板块持积极的态度。
陈东称,DeepSeek 的出现使得成本大幅降低,并且加速了技术的应用。现在开发 AI 应用的公司,其试错成本明显降低了,这让更多的企业能够去进行尝试。同时,中国在技术的应用和开发方面一直都非常迅速,再加上其庞大的市场规模,所以预计 AI 应用软件在中国的推广速度有可能会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