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国家领导人同志为核心。从制定和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开始破题开局。坚持自上而下的方式,以上率下。激浊扬清,兴利除弊。推动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获得了新的重大成果。党风政风焕然一新。党心民心为之振奋。党内政治生活呈现出许多新的气象。八项规定已成为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的代表称呼,它是新时代共产党人的一张“金色名片”。八项规定在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是新时代共产党人的一张标志性名片。
党中央作出决定,从 2025 年全国两会结束后一直到 7 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学习教育。开展这样的学习教育,一方面是为了巩固和深化主题教育以及党纪学习教育所取得的成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同时,这也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以及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保障。
八项规定何以成为共产党人“金色名片”?
首先,八项规定抓住了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的关键所在。党的十八大之后,面对党内存在的诸多问题与弊端,党要如何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又该如何从严?这就好似老虎要吃天,首先得弄明白从何处开始下手。党内当时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主要集中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方面。这些问题是党内问题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对准焦距,找准穴位,抓住要害,不能出现“走神”的情况,也不能出现“散光”的现象。党中央以制定和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为开端,将其当作改进作风的切入点与动员令。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切实抓好、严格管理,一抓到底,切中了要害。中央八项规定改变了党内风气,振奋了党内的精神状态,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提供了坚实的作风保障。
其次,中央八项规定的制定与执行取得了重大成效。国家领导人强调,在抓“四风”问题时,首要任务是抓好中央八项规定;在进行党的建设时,要从“四风”入手。要一件事一件事地办好,让大家感受到我们有能力办成事,并且是认真办事的。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民众的信任,赢得全党的信任。党中央以制定和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开局破题之举。一方面抓住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另一方面全面对不正之风进行涤荡,使党内风气得以净化。从整治“会所中的歪风”这件事开始,到杜绝“舌尖上的浪费”;从严管“车轮上的铺张”,到严查“节日里的贿赂”;再到排查“群众身边的腐败”。通过这些举措,推动了党的作风持续好转、全面好转以及根本好转。小切口带来了大成效,很多干部从原本的不适应转变为适应,从原本的不相信转变为相信,从原本的被动转变为主动。他们校准了思想的标准,调整了行为的舵向,绷紧了作风的弦线。八项规定成为了能够改变政治生态以及社会面貌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举措。
首先,制定和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是对党的光荣传统与优良作风的延续。国家领导人强调,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既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也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其中,真理力量主要体现在我们党的正确理论上,而人格力量则主要体现在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上。
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强大人格力量”。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解决自身的作风问题。
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军队具备“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优良作风。文艺工作者把这其中的主要精神创作成了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该歌曲在我党我军的革命队伍中被广泛传唱。党的七大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分别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新中国成立前夕,毛主席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他告诫全党,在执政以后千万不要脱离人民群众。同时,郑重地提出了“两个务必”的告诫。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在全国范围内执政后,党和军队部分领导干部存在居功自傲情绪等不良作风,还有少数党员干部存在贪污腐化等不良作风。针对这些情况,党中央先后开展了 4 次党内整风运动,从而使我们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成功应对了执政的考验。
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同志多次进行强调,“搞好党风是关键”“要把党的作风端正过来”。江泽民指出,党的作风对于党的形象有着重要的关联,和人心的向背紧密相连,关乎党的生命。胡锦涛强调,要大力兴起密切联系群众的风气,大力兴起求真务实的风气,大力兴起艰苦奋斗的风气,大力兴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风气,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以及浩然正气。我们党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先后开展了整党工作,开展了“三讲”教育活动,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把党的优良作风继承了下来并且发扬了出去。
进入新时代后,我们党制定并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这一规定着眼于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它以八项规定为切入口和动员令,凭借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勇气与定力,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通过这些举措,刹住了一些多年来未被刹住的歪风邪气,解决了许多长期存在却未被解决的顽瘴痼疾,使党的作风全面变得纯洁起来,以优良的作风和严明的纪律赢得了人民的信赖和拥护。
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有生动实践,在革故鼎新、守正创新中不断实现自身跨越。一方面,做到对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重新回归。在很长一段时期,许多党员领导干部因疏于教育监督管理,党性观念不强,价值观出现扭曲,丢失了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恭维奉承中放松了警惕,在觥筹交错中迷失了自我。国家领导人强调,“八项规定并非最高标准,也非最终目的,仅仅是我们改进作风的开端,是共产党人理应做到的基本要求”。实际上,诸多要求当中包含八项规定,这些要求早就存在。当下主要的问题是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情况。对于一些不良现象,我们不能安然处之、习以为常、视若无睹,而是必须要保持警醒。从这个意义来看,制定并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的实践是生动的。这一过程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新找回自我以及重新塑造自我的过程。另外,依据新的时代条件和时代要求,对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进行创造性的发扬。这样能让共产党员的作风体现出时代精神,也能使党的作风建设实践适应时代的要求。比如,在作风建设新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作风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党性问题”,还提出了“党性、党风、党纪是一个有机整体,党性是根本,党风是表现,党纪是保障”,以及“深入推进风腐一同检查、一同治理”等观点。这些观点深刻地洞悉了作风问题滋生演变的内在机理,进一步深化了对作风问题建设的规律性认识。
自觉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
曾经,有些人觉得八项规定只是“一阵风”,吹着吹着就消散了。然而,十余年过去了,八项规定不但没有消散,还遏制了诸多歪风邪气,吹清了整个森林,净化了全党风气。八项规定实施 12 年之后,全党再度聚焦八项规定精神展开学习教育。这是对党内政治风气的又一次净化,是对政党优良基因的再次加固,也是对党的作风建设的再次动员。它再次表明我们党与不良风气斗争到底的坚定决心和必胜信心。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作风问题对人心向背有着重要影响,对党的生死存亡也有着关键作用,关系着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并且决定着党和国家事业的成败。国家领导人强调,“从古至今,从中国到外国,因为统治集团作风败坏而导致人亡政息的例子有很多很多!我们一定要把这些当作借鉴,用最严格的标准、最严厉的举措来治理作风问题。”新时代以来持续努力改进作风,党内风气呈现出新气象。然而需看到,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不时有抬头的情况,顶风违纪现象依然存在,隐形变异行为在暗暗滋生。有的地方“四风”问题会穿上看似隐蔽的“隐身衣”,躲进仿佛难以察觉的“青纱帐”,玩起迷惑人的“障眼法”,打起游击式的行为。作风建设始终在前进的道路上,对于持续改进作风这一点,绝对不能有丝毫的动摇、懈怠以及放松的麻痹思想存在。
国家领导人指出,风险大、挑战多、任务重时,更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好的作风能振奋精神,能激发斗志,能树立形象,能赢得民心。作风在任何时候都为党的工作大局服务。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不是要把大家管死,不是要让人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不是要搞成暮气沉沉、无所作为的一潭死水。党的纪律和干事创业是内在统一的。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在向纵深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正蓬勃发展。各项改革发展任务既艰巨又繁重。国际竞争变得愈发激烈。要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学习国家领导人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及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要自觉将中央八项规定当作长期有效的铁规矩和硬杠杠。要用滚石上山的劲头、爬坡过坎的勇气以及永远在路上的自觉。保持定力,寸步不让。深化整治,见底见效。一步步通过作风建设的新成效,推动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不断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拥护。为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业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风气。
(作者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栏目主编是王珍,文字编辑是王珍,题图来源为上观题图,图片编辑是徐佳敏,编辑邮箱是 shhgcs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