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国家药监局那里得知,最新发布的《化妆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价管理办法》(简称为《办法》),将会在 2025 年 8 月 1 日开始正式实施。
了解到,这一新规的目的是全面强化化妆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工作,将重点放在风险防控上,从而为消费者使用化妆品的安全提供更稳固的保障。
《办法》明确了化妆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价的核心目标。其一,要通过系统监测,找出可能影响化妆品质量安全的风险因素;其二,要对这些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研判;其三,要采取有效处置措施;其四,为制定风险控制政策、完善标准体系、优化抽检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新规重点监测以下五大类风险物质:一是易被非法添加且会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二是对儿童、孕妇等重点人群存在健康威胁的成分;三是原料、包装材料及生产、储运环节可能引入的风险物质;四是与标准制修订相关的项目;五是其他需重点关注的潜在风险因素。
在监管机制方面,《办法》构建了这样一种分工体系:国家药监局负责全国的监测规划,同时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给予技术上的支撑;省级部门要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而市县两级则需要承担采样以及检验等执行方面的任务。另外,新规着重强调了信息化建设以及数据的透明性,要求定期将监测结果进行公开,以此来推动社会共同治理。
值得注意的是,《办法》加强了对系统性风险的快速反应。一旦监测到某类产品存在区域性安全风险,监管部门就会立刻启动抽样检验和日常监管的联动机制,并且会对相关标准进行优化。与此同时,专项风险监测程序能够依据实际需求进行简化,以提高监管效率。
专家表示,新规出台了。这标志着我国化妆品监管发生了转变,从“事后处置”转变为“事前预防”。新规尤其关注儿童等敏感群体的健康保护。这体现了监管的科学性与前瞻性。消费者能够通过官方渠道去查询监测信息。这样能进一步保障他们的知情权与选择权。
国家药监局要求化妆品生产经营者切实落实主体责任,并且积极配合风险监测工作,大家一起守护“美丽产业”的安全底线。在未来,随着《办法》的正式实施,我国的化妆品行业将会朝着更加规范、更加透明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