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国际博物馆日即将到来之际,《上海博物馆发展2024年度报告》正式对外公布。报告显示,至2024年年末,上海市范围内备案的博物馆数量达到了171家。与2023年相比,新增了上海博物馆东馆、中共中央秘书处旧址纪念馆、中共中央军委旧址纪念馆、中共中央特科旧址纪念馆、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博物馆以及上海百诺巧克力博物馆等六座博物馆。若以2024年上海全市的常住人口2480.26万人为基准,平均每14.5万人中就拥有一座博物馆,这一比例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拥有”博物馆
全市共有141座博物馆向公众免费开放,这一数量占全市博物馆总数的82.5%。在这些博物馆中,历史主题的有51座,艺术主题的有10座,自然科技主题的有7座,综合性博物馆有14座,其余89座则涵盖了其他各类主题。在这些博物馆中,有12座为国家一级博物馆,13座为国家二级博物馆,还有8座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奉贤区博物馆,由原先未定级的地位,一跃晋升为国家一级博物馆,这一变化充分彰显了本市博物馆的雄厚实力与巨大发展潜力。
以上海市的总面积6340.5平方公里为基准,每37.1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就设立有一座博物馆,这一比例在长三角地区位居首位。
在上海的16个行政区里,每个区域平均设有超过10座博物馆。在这些区域中,中心区域共设有117座博物馆,这里的居民每10.42万人便共享一座博物馆,而每12.82平方公里范围内便有一座博物馆。至于非中心区域,博物馆数量为54座,这一比例占据了总数的31.58%。
2024年,全市博物馆迎来观众总数高达4086.98万人次,这一数字较上年同期增长了31.9%,刷新了历史记录。在这之中,本地观众数量约为1762.95万,占总观众数的43.14%,相当于上海常住人口数的71.08%。在上海博物馆、上海科技馆以及中共一大纪念馆中,参观人次排名前三。与此同时,未成年观众数量高达992.06万人次,这一比例占据了观众总数的24.27%。在这其中,上海科技馆和上海博物馆的表现尤为突出,它们的参观人数均超过了百万,分别位列第一和第二。
“内容”有增量
藏品构成了博物馆的根基,到了2024年,全市博物馆的藏品总数达到了228.6万件/套,其中包含23.9万件/套的珍贵文物,包括一、二、三级文物。上海博物馆的文物藏品数量达到了102万件,这一数字几乎占据了全市博物馆文物藏品的一半。此外,新增的藏品数量约为25641件/套,其增长幅度大约为1.1%。
博物馆的核心在于展览活动,2024年,全市范围内的博物馆共设立了386个基础展览,组织了563场临时展览,开展了428场线上展览,同时还有32场国际交流展览。2024年,上海博物馆举办的“从波提切利至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宋庆龄故居纪念馆呈现的“宋庆龄生平展”、以及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推出的“传承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系列”展览,均成功入选第21届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展览。此外,还有15项展览荣获了2024年度上海市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的荣誉。2024年中博热搜榜百大热门展览中,共有六个展览入选,上海博物馆独占三席,闵行区博物馆也贡献了两个展览,而奉贤区博物馆的“巧同造化——中国古代科技文物精华展”亦榜上有名。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觉醒”展览上认真的观众
“互动”很频繁
2024年,全市博物馆精心组织了线下教育活动,共计43310场,平均每天举行118场,吸引了约841万人次参与。志愿者队伍也壮大至19840人,同比增长27.4%。在这些志愿者中,《义勇军进行曲》灌制地纪念馆的志愿者人数最多,达到1893人,位居榜首;其次是上海地铁博物馆,有1392名志愿者;排名第三的是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
在2024年的“社会美育大课堂”活动中,全市共有51家博物馆名列其中,这一比例达到了博物馆总数的29.8%。其中,上海博物馆的“博观大课堂”学生系列项目和中共一大纪念馆的“树德有为 雏鹰少年”红色思政服务系列项目等,共15个项目成功入选了2023年度上海市博物馆的卓越教育项目名单。
2024年,"把博物馆带回家"的构想愈发受到公众的认同,全市范围内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种类累计达到了4111种,总营收更是突破了4.9亿元的大关,其中,上海博物馆凭借3.83亿元的营收成绩,稳居首位。
网络的触角遍布各个角落,人们参观博物馆的方式亦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其中,上海博物馆、上海市龙华烈士纪念馆以及上海观复博物馆的官方网站和新媒体平台,其访问量均位列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