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日媒曝光石破茂近十年收受3000万日元政治捐款丑闻

admin

石破茂再涉“黑金”丑闻:日本政坛陷“罗生门时刻”__石破茂再涉“黑金”丑闻:日本政坛陷“罗生门时刻”

5月8日,日本媒体报道,首相石破茂在担任议员期间,近十年里多次通过“宴会券”和“慰问金”等手段,不断接受东京一家私人企业的政治资金捐赠,累计金额高达3000万日元。然而,这些资金并未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登记。这一涉及巨额资金的政治丑闻持续引发公众关注,同时也揭示了日本目前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其独特的政治状况。

《文春周刊》于5月7日的报道揭露,石破茂在担任众议院议员时,利用广岛县老乡下根弘及其子下根正宏的地产公司,通过政治集资宴会券等手段非法敛财。在2003年至2014年期间,他非法所得超过3000万日元。此外,这些收支并未按照法律规定纳入公开的政治资金收支报告,从而成为了石破茂的私人财产。

此外,《文春周刊》报道指出,石破茂曾以下根家族企业的地址作为办公场所,然而实际上他并未在此地办公,该地址仅被用作虚构的议员办公室费用报销的“虚构地址”。据相关报道,石破茂的得力助手、日本经济再生大臣、以及日美关税谈判的日本代表赤泽亮,亦曾接受过下根家族的政治捐款。尽管这笔捐款的数额不过数十万日元,然而,他同样没有依照法律规定,将这笔金钱的往来记录在相应的账簿中。

此事一经发生,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野党立宪民主党强烈要求石破茂向国会政治伦理审查会进行说明。同时,《文春周刊》也表示,关于首相及高级官员的“黑金”丑闻尚未完全揭露,预计这一事件还将持续发展。

尽管媒体持续揭露该事件中涉及的大额资金和违规操作的种种细节,然而,面对接连不断的政治争议,日本民众却显现出了一种疲惫情绪。这一异常情况不仅表明了其他更为紧迫的议题正在分散公众的注意力,同时也揭示了日本社会对政治争议的冷漠态度。

日美之间的关税谈判已成为当前影响日本国内外政策的重大议题之一,《日本经济新闻》近期连续报道指出,由于“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的不可预测性”,丰田、日产、马自达等日本主流汽车制造商正在考虑采取缩减员工数量、缩小生产规模以及降低新财年盈利预期等措施,以应对这种形势。日本《东京新闻》披露,自二战结束至今的80年间,日本在与美国的交涉中始终是看美国的眼色行事,但这次情况有所不同,理应站在日本一方,“参与谈判的政治家和官员理应展现出勇气”;同时,日本《朝日新闻》亦指出,面对这场堪比“国难”的关税危机,政府必须维持稳定和连贯性。分析指出,石破茂频繁表达“日本绝不退让”“零关税即日本追求的终极目标”的坚定态度,以及日本在谈判中不急于速成协议的现实做法,均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国内各界的期望,而将“国难”置于“丑闻”之上,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日本社会现时的政治共识。

其次,物价高涨、参议院选举等仍是国内焦点议题。日本《产经新闻》指出,政府对于备受瞩目的降低消费税计划持续保持反对立场,然而面对大米等生活必需品价格持续上涨的局面,却束手无策,因此民众的焦点自然而然地转向了自身的“菜篮子”,而非关注石破茂的“钱袋子”;《朝日新闻》进一步分析,自石破茂3月涉嫌向新当选议员违规赠送“商品券”的政治丑闻爆发后,日本最大的在野党立宪民主党并未利用这一丑闻作为迫使首相辞职的筹码,反而采取让事件自行发展的策略,这无疑降低了石破茂及自民党的支持度,进而为7月的参议院选举中击败他们奠定了基础。

最终,历史与现实交织的“黑金政治”现象令日本社会陷入困境。《朝日新闻》披露,石破茂的政治引路人、前首相田中角荣堪称日本“金权政治”的典型人物。他不仅构建了以金钱为纽带,操控官僚、政客及企业的“铁三角”体系,还涉嫌引发了震惊朝野的洛克希德腐败丑闻。2023年年末,该事件涉及自民党内部众多政治派别及高层官员的“政治献金”丑闻,直接引发了党内派系分裂、自民党执政联盟在众议院丧失多数席位。《日本经济新闻》、《产经新闻》等众多日本媒体经过调查发现,“商品券”问题在安倍晋三、岸田文雄等历任首相时期,早已成为“政治惯例”。分析指出,长期执掌日本政局的自由民主党,其“黑金”问题反复无常,未曾有所收敛,这已导致日本民众对其信心和耐心逐渐消磨殆尽,他们开始陷入一种无法自拔的政治麻木和冷漠状态。

5月12日,石破茂在参议院预算委员会的会议上明确表示自己“对那件事毫无印象”,他还提到“已多次向秘书核实,媒体所报道的信息并不准确”,并以坚决的语气对报道进行了全面否认。与此同时,同一天,涉事者下根正宏在国会举行了记者招待会,他确认该事件确实发生,并敦促石破茂“公开真相”。日本集英社政治部的记者在评论中指出,《文春周刊》所揭露的信息虽然详尽,然而由于事发时间过于久远,若不能提供确凿的资金流向证据,石破茂本人恐怕难以认可,而众多媒体在报道时也可能难以采信。

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的代表作《罗生门》描绘了不同人物因自身利益而对同一凶杀案给出截然不同的说法和描述。石破茂所遭遇的“黑金”丑闻,正因美国关税政策、国内经济困境以及选举中的种种挑战等现实因素,陷入了一个真假难辨的“罗生门”境地。这位肩负着日本民众对国内政治改革热切期望的领导人,在台上是否能够揭开长期笼罩日本政界的“金钱与权力”之网,这恐怕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