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点外卖到发导弹,北斗卫星导航应用场景超广泛走向全球

admin

点外卖、发射导弹、参与救灾、远洋捕鱼,这些应用场景涵盖了从遥远的天际到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展,如今又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作为联合国认证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关键供应商,北斗系统已全面融入民航、海事、移动通信等11个国际组织的标准规范之中。这一进展标志着中国自主研发的科技力量,在国际规则的制定过程中,实现了从“追赶者”到“领导者”的角色转变。伴随着5G、民航、航海等产业的全球化进程,中国的北斗系统亦正迈向全球舞台。

实际上,中国的北斗系统同样享誉全球。截至目前,包括尼日利亚、突尼斯在内的30余个非洲国家已建立了北斗CORS站点。这一举措象征着非洲正逐步减少对欧美导航系统的依赖,而在东南亚、南亚等区域,北斗系统的工作早已展开。2014年之初,北斗系统的首个海外网络项目便在巴基斯坦成功实施。彼时,巴基斯坦的航空领域专家明确表示,这一项目能够满足他们在城市布局规划、国家领土测量、灾害预防和减轻、以及导弹导航等领域的迫切需求。

技术层面对中国形成制约,是美国遏制中国策略中的关键环节。北斗系统同样如此,尽管欧美对其进行了封锁,但中国并未受阻。从北斗一号的最初两三颗卫星,到如今全球覆盖的北斗三号计划,从昔日遭受欧美技术封锁,到如今全面实现国产化——即便是螺丝钉,也都是国产的!

全球已有超过一百个国家选择了北斗系统,这一事实更是凸显了美国所设的“封锁”策略毫无实际作用。北斗的国际化进程不仅映照出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精神,同时也展现了开放合作的成功案例。那些所谓的技术障碍,从未能阻挡住自主创新的坚定步伐;而真正的国际标准,终究是由各国的实力和贡献所共同塑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