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我国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的宋清海教授与肖淑敏教授,以及来自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Yuri Kivshar教授,还有鹏程实验室的余少华院士,共同在顶级学术期刊《自然》上,推出了一篇名为“任意形状波前金属激光器”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成功研发并应用了一种创新激光设备——金属激光器(metalaser),为有效消除传统激光全息图中常见的散斑噪声问题开辟了新的解决方案。
宋清海教授、肖淑敏教授是知名的科研伉俪。
公开信息显示,宋清海教授,任职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同时也是一名博士生导师。他于200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并取得了光学博士学位。在2007年至2010年间,他在美国西北大学、耶鲁大学以及普渡大学进行了博士后研究工作。自2012年1月起,宋清海教授开始在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任教,并致力于开放体系中光场调控的研究工作。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我们揭示了“异常点”周边的一系列奇特现象,同时将这些现象的运用拓展到了微纳激光技术、微纳材料研发以及光学传感等多个领域。
宋清海、肖淑敏
肖淑敏,身为深圳市妇联执委及哈工大(深圳)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教授,她不仅是深圳首位荣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的女性科学家,更是深圳科技女性的杰出代表。她专注于光学超构表面的研究工作,并带领团队不懈努力,为国家科技创新事业献力。她勇于挑战“硬骨头”项目,致力于解决一系列“卡脖子”难题。其研究成果屡次荣登“中国光学十大进展”榜单,并成功发表于《自然》等权威期刊,实现了多项关键性的技术突破。
深圳的媒体读特新闻在2018年有一篇报道,提到了肖淑敏的名字与宋清海紧密相连。无论是发表在国际期刊上的百余篇论文,还是获得的数十项国内外专利,都见证了他们的合作关系。从复旦大学到美国普渡大学,从哈尔滨工业大学到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他们从恋人发展成为夫妻,从学生成长为教授,这一对科研伴侣始终携手前行。他们充分利用各自的专业背景,在交叉学科领域不断创新,不断突破。
我的研究重点在于光学物理领域,而她专注于材料制备,这可以比作是一场接力赛。身为高校科研人员,宋清海肩负多重角色,他不仅负责项目指导和课堂教学,还承担着学院的管理工作。他的妻子肖淑敏,身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教授,同时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她的工作压力同样不容小觑。宋清海戏言,尽管我们同校,教学楼的距离近在咫尺,但想要偶遇,简直如同奢求一般。
没有闲暇沉溺于缠绵悱恻,但他与妻子却各自以独特的方式维系着爱情的炽热。“科研界的女性独具一格,我们俩在精神追求上颇为契合,生活充实,清醒的时光几乎都投入到了工作中,家庭生活因而得以远离尘世的纷扰。”宋清海向记者透露,在追求个人理想的道路上,他们几乎不受外界干扰,恰巧,他和他的爱人都是科研征途上坚定不移的“追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