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城乡建设部指出,在上半年,我国新房与二手房的成交总额实现了正增长,整个房地产市场展现出稳定的运行状态。近期,记者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主要城市进行采访时观察到,这些城市的新房市场正呈现出日益增强的活力。
即便是在平日里,记者在北京大兴某新楼盘的售楼中心目睹了销售人员的忙碌身影,他们正同时应对着多组客户。项目负责人透露,近期精装修的三室、四室等大面积户型颇受消费者青睐,这一趋势也促使了销售量的显著增长。
北京某住宅项目销售主管尤静静表示,每逢周末,看房预约者络绎不绝,6月份的成交数量接近六十套,这一成绩已超越了年度的“金三银四”时期。
张先生,北京市民:我已多次前来参观,觉得价格合理,现正打算带家人一同再来,对此已基本下定决心。
记者观察到,政策成效的持续显现使得不止一个项目,今年北京众多商品房项目均呈现出访客数与交易量稳步增长的趋势。据北京市住建委发布的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新建商品住宅的网签数量达到了2.09万套,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1.9%。
就在上周,北京市相关部门再次强调,他们计划对住房供应体系进行改进,并对政策进行调整,旨在满足市民对高品质、多样化居住环境的追求。业界人士普遍认为,这一举措传递出了对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持积极态度的明确信号。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吴璟指出,一方面,之前实施的存量政策仍在持续产生积极影响,使得市场整体呈现出向好的趋势;另一方面,相关部门也明确表示,将根据市场需求,适时推出新的增量政策,以更加强有力的措施来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和回升。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注意到市场买卖双方的信心逐渐增强,今年上半年,新房市场整体呈现出稳定向好的态势。
最新发布的统计资料表明,不仅北京,深圳、上海、广州等地的住宅销售量也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在今年上半年,
深圳成交新房21846套,同比上涨42%
上海在售项目日均成交约1万平方米,同比增加38%
广州的新房成交量达到了32861套,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增长了将近17个百分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6月份的新房成交量为6796套,这一数据刷新了全年的最高记录。
一线城市二手房成交同比增幅明显
新房市场的活力逐渐增强,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观察到,今年上半年,一线城市二手房的交易量同样表现不俗,其中一些城市的成交数据甚至达到了近年来的最高点。
位于北京西二环的金融街地带,近两年来持续成为二手房交易的热门区域。记者近期对周边多家房产门店进行了实地探访,发现该区域的二手房咨询量显著增加。
北京某房产中介门店负责人张新辉表示,目前该门店的咨询和带客数量表现良好,无论是业主急于出售房产还是购房者积极寻找房源,都展现出极高的热情。同时,交易量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可供交易的房源周转周期也在不断缩短。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旧换新”的消费者数量逐渐增多,这导致北京的二手房交易结构正在经历变化,其中,改善型住房需求已经成为市场的主要驱动力,其比例已超过总成交量的七成。
北京某房产中介门店的经纪人王天一表示,近两个月接待的顾客几乎都是寻求住房升级的客户,他们由原先的两室住宅转向三室,由老旧小区搬至新建小区,对居住品质的需求显著增强。
需求改善显著提升,使得北京二手房市场现正呈现出稳定上升的趋势。据北京市住建委最新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二手房成交量为8.75万套,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8.6%,达到近三年来同期最高点。同时,月度成交量维持在1.2万至1.8万套的适中范围,这一数字也超过了去年同期的成交水平。
在上海,今年上半年的二手房市场同样显现出回暖的趋势,累计成交量为11.6万套,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4%,并创下了近四年来同期的最高纪录。单月成交量保持稳定,始终维持在1.5万套以上。具体来看,上海二手房市场表现出“刚需为主、改善型需求升温”的特点:总价在300万元以下房源占据了市场近七成份额,而70至120平方米的中小户型则成为了最受欢迎的选择。在此背景下,对置换房源的需求亦推动了上海二手房市场房源挂牌数的增加。
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住房和房地产研究院的院长虞晓芬指出,各地政府正在加快对住房政策的改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商业银行将房贷利率下调至3%左右的历史新低,同时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也同步降低,这些举措直接减少了购房者的成本。房价因此回归到了一个合理的范围,而二手房市场的“以价换量”策略也促进了成交量的提升。
土地市场成交活跃 房企拿地信心增强
随着主要城市一手房和二手房市场的持续升温,今年上半年,这些城市的土地市场也呈现了回暖态势,交易活动频繁。
经过记者整理分析,今年上半年,北京市成功转让了22块土地,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5.79%,比去年的19宗多了3宗。这些出让的土地主要集中在城市核心区域,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较少的开发限制以及出色的规划前景,吸引了众多房地产企业纷纷参与竞争。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的负责人吴璟指出,新房市场的热度上升趋势已经逐渐传递至土地市场。在这种新房市场繁荣的形势下,开发商们凭借更雄厚的资金实力积极参与土地拍卖,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整个市场的信心,促使信心整体上扬。
在上海地区,今年上半年度推出的19块商品住宅用地中,有15块实现了溢价成交,在这15块中,又有7块的溢价率超过了30%,更有部分地块溢价率达到了40%以上。
杭州地区,6月27日顺利完成了6块住宅用地的出让,标志着今年上半年的土地拍卖活动顺利结束。根据相关机构的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杭州市区共成交了68宗住宅用地,土地出让总额高达1160亿元,溢价率达到了35.5%,这一数据接近于去年全年的水平。
天津、武汉、福州等城市的土地市场同样热度不减,接连出现地块以较高溢价率成交的现象。据中指研究院的统计数据,上半年由于去年基数较低、核心城市优质地块供应量增加等因素,全国销售额排名前100位的房地产企业,其拿地总额累计达到了5065.5亿元,同比增长了33.3%。
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住房和房地产研究院的院长虞晓芬指出,得益于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市场各方的信心得到了显著提升。各地根据自身情况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例如,一些地方已经取消了新出让土地的限价规定。这样一来,市场机制得以重新主导地价,同时,优质住宅用地的供应量也得到了增加,这也促使房地产企业提高了产品的品质。
上半年各地出台楼市政策超340条
记者对各地调整和优化房地产市场的政策进行了整理,发现今年上半年,全国各地共计颁布了340多项政策,这些措施主要集中在公积金政策的改进、购房补贴的发放以及旧房改造等方面,同时还包括对土地供应的调节。
五月,长沙、珠海、苏州等约二十座城市对住房公积金政策进行了调整,内容包括拓宽住房公积金的使用领域、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限额等。进入六月,青岛、杭州、西安等城市相继推出新政,允许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支付购房的首付款。7月10日,北京发布文件,旨在改善住房消费的新供给,提出了住房公积金“提取与贷款并行”以及探索“带抵押权过户”等新措施。据相关机构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各地对住房公积金政策进行了超过150次的优化调整。
住房公积金政策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而在今年上半年,更有超过六十座城市推出了购房补助以及旧房换新房的优惠政策,旨在满足居民家庭对于购房的迫切需求。
与此同时,部分城市实施了相应措施,包括限制新增土地的供应量、简化审批手续,以及通过购买现有商品房并将其转化为保障性住房,以此激活库存。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的副院长严跃进指出,2025年上半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出积极向好的态势,这既体现了购房政策的积极效应,也反映出市场需求的旺盛和动力充沛。此外,这种积极态势还为下半年楼市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供需关系在此期间经历了一次全面而有效的调整,这将更有利于下半年楼市的持续向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