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蔚来推出的乐道L90以及理想旗下的i8两款新车纷纷亮相,鉴于它们的发布日期相仿,公众舆论在有意无意间将它们并列比较。然而,实际上,这两款车型在定位上存在差异,彼此之间缺乏可比性;换言之,选择其中一款车型的消费者,并不会将另一款作为对比的基准。
然而,乐道L90起售价17.98万元,理想i8起售价32.18万元,这两款车型同样颇具竞争力,值得深入对比。对比的焦点在于蔚来李斌和理想李想这两位老板对于汽车产业的独特见解和思考。
活明白了的李斌
蔚来正面临生死存亡的严峻挑战,李斌必须自我革新。自蔚来诞生之日起,便专注于高端市场,价格之高令人咋舌。然而,随着众多竞争者的加入,这种高价策略不再奏效,蔚来销售受阻,企业陷入了持续的困境。李斌并非没有察觉到问题所在,他先后推出了乐道和萤火虫两个中低端品牌,旨在扩大销量。
在《蔚来还有没有未来?》一文中,我提出蔚来目前显然无力同时维持三个品牌的运营。暂且不论蔚来创立两个子品牌的合理性,单就目前来看,这种多品牌战略已经显现出其失败的一面,直至乐道L90的问世,才为成功带来了一丝曙光。
乐道L90的售价仅从17.98万元起,这一举措直接击穿了大六座家庭SUV的市场价格底线。这表明李斌终于领悟到了一个道理——在当前竞争激烈、内卷严重的市场环境中,即便产品力再强大,或者表面上看起来非常强大,也必须拥有足够低廉的价格才能实现销售。这两者结合起来,正是小米一直坚持的极致性价比产品和定价理念。不知道这是否是李斌在小米汽车爆火后从雷军身上悟到的。
先前,乐道与萤火虫尝试采取中低端市场策略,为何未能如愿?固然存在交付难题,但更关键的是,其定价策略过于保守。一方面,他们意图通过中低端市场扩大销量,另一方面,定价策略却显得矛盾重重,颇显尴尬。然而,乐道L90此次却有所改变,不再拘泥于保守定价。与其被动等待竞争对手将其淘汰,不如主动出击,先发制人。
乐道L90显然是蔚来计划依靠销量来保障现金流的关键产品,毕竟现金流的稳定对蔚来至关重要。根据现有报道,乐道L90的销售表现似乎十分强劲,市场的初步反馈已经证明了李斌调整后的新战略是明智之举。
活在过去的李想
李想虽在L系项目中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似乎始终未能完全摆脱过往胜利的阴影。这种现象在成功者中颇为常见,能够轻松摆脱成功路径的人寥寥无几。实际上,促使人们跳出固有思维模式,往往需要通过失败来达成。
去年MEGA的销量并未达到既定目标,我在《MEGA错判了一个根本不存在的高端MPV市场》一文中指出,MEGA对自己的预期设定过高。尽管MEGA或许最终能成为MPV市场的销量冠军,但其销量却相当有限。实际上,情况确实如此,然而这样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却加剧了李想对原有发展路径的依赖。他对定位和产品并无异议,仅认为目标设定得偏高、价格略高。
李想对MEGA的执着可能导致了这种情况,因此今年i8的设计在MEGA上有着显著的延续性。个人认为,这或许是想证明MEGA的外观设计并无缺陷,然而,这也确实引发了公众广泛的争议。
在《理想i8是理想汽车的一道分水岭》一文中,我对其定价进行了较为精准的预测,并指出这一价格定位既尴尬又难以实施。实际上,理想i8的定价策略也映射出李想对毛利率的执着追求,他力图维持公司整体20%的毛利率目标,因此i8并未采取低价策略以抢占市场份额,这也为i8的销售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自发布会以来,理想汽车并未披露任何振奋人心的数据,这或许也映射出其销售状况的低迷。在L系列曾一度高歌猛进时,20%的毛利率曾是常态,然而时至今日,时代已经发生了转变。我们看到特斯拉的毛利率持续下滑,那么理想汽车又凭借什么能够独善其身呢?
李想对大家庭理念的成功定位深信不疑,这在理想i8上也有所体现,然而,这种理念在内部引发了i8与L系列之间的冲突。有人认为,购买纯电动和增程式车型的是完全不同的消费者群体,过去或许如此,但如今情况已有所不同。随着新能源车行业十年的发展,品牌间的竞争愈发激烈,用户在购车时首先考虑的便是品牌因素。从这两个月L系列的销售情况来看,下滑的原因中,一方面是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另一方面则很大可能是由于目标客户群体存在重叠,导致消费者选择持币观望。
我始终感到困惑,为何i8的车型选择和目标市场定位非得是大型SUV,而理想汽车强调的是车与家的结合,然而家的大小是有所区别的,毕竟还有不少只有两口或三口之家。为何要让自己的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用户群体产生交集呢?难道纯电动车型不能专门服务于小家庭,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则服务于大家庭,这难道不是一个可行的方案吗?
安迪·格鲁夫曾言,唯有偏执狂方能存活于世。李想亦展现出其固执的一面,此固执或许正是他取得理想成就的关键。然而,事物往往具有两面性,曾助力成功的因素,也可能成为企业未来变革与发展的绊脚石。
李想虽然在我眼中有着坚定的信念,然而从历史和现状来看,他并非一个固执不变的人。他曾为了公司的发展,不惜放弃汽车之家的股权和CEO职位,做出了极为罕见的举动;如今,他在微博上的发言风格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故意采用“想听听大家的意见”这样的措辞,试图重塑个人形象;此外,他还通过在抖音上发布视频,打造自己的企业家形象。这些显而易见的变化背后,实则隐藏着对产品特性、价格策略以及市场定位的持续坚守与稳定。
纯电i8与i6堪称理想的分界点,李想在未来将不得不在遭遇销售困境后的被动调整与提前主动求变之间作出抉择。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改变不可避免,因为时移世易,时代早已不再是彩电、冰箱、大沙发独霸天下的年代,而演变成一个竞争愈发激烈、反反复复的时代。
我并不打算对这两家公司或它们的两位首席执行官做出任何评判,毕竟作为局外人,我们实际上并不清楚他们每一步决策背后的真正动机,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并据此推测出一些可能的情况,而这些推测既有可能是正确的,也有可能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