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辆在闲置阶段,能够充当“城市充电站”。最近,上海市首个公交网络互动(V2G)充放电设施在浦东新区金高路停车场开始试用,公交车的“城市充电站”作用已经体现出来,这表明上海公交车辆向“移动储能设备”转变迈出了重要步伐。
来到金高路停车场,看到一望无际的光伏车棚,其中不少充电桩前,不仅有新能源公交车在充电,还有出租车等社会车辆同样在充电。
在最里面那排充电桩里,有五个充电桩的屏幕没有显示充电状态,反而显示放电情况。
这些充电桩属于车网互动技术,具备充电和放电双重功能。金高路停车场机务部负责人马寅伟正指着设备屏幕,屏幕上设有“充放切换”按钮。将充电桩的接口接入公交车对应的接口,再按下“充放切换”按钮,车辆即可实现充电或放电操作。
新民晚报记者得到消息,这是上海市内第一个公交车网络互动式(V2G)充电释放站点。市发改委负责整体安排,浦东新区建交委作出安排,浦东公交金高公司联合了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电力科学研究院、上海电力实业有限公司,把五个老充电桩改造成了120千瓦双枪V2G充放电桩,用以进行上海市公共领域车网互动技术的常规测试。
马寅伟向新民晚报记者说明,金高路公交车网互动(V2G)充放电站建成后,新能源公交车夜间储存的电量,能够依据需求在白天借助V2G电桩实现逆向输送至电网,还可以像光伏车棚产生的电力一样,在本地进行消耗,或者为其他社会车辆提供充电服务。
8月14日,该公交网络互动充电站成功加入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推行的百万元级虚拟电厂需求响应项目,在当天15:00到17:00的重要时段,5辆纯电动公交车借助5个V2G充电桩,向电力系统逆向输送电量,总计达1064千瓦时。接下来,这处公交网络互动充电站多次加入虚拟电厂的负荷调节,每次响应都很顺畅,车辆、充电设备以及储能装置都运作良好。
根据国网上海电力公司营服中心统计信息,到8月22日为止,已经执行了12次V2G操作,这些操作包括6次公共V2G(涵盖换电站)和6次个人V2G,公共V2G放电量为20733千瓦时,个人V2G放电量为946千瓦时,8月19日公共V2G最大响应负荷达到4700千瓦,8月18日个人V2G最大响应负荷为260千瓦。
行业专家表示,公共汽车白天执行运输任务,夜间进行电能补充,多在固定地点聚集,接受统一安排,能够形成相当的充放电能力,是车辆与电网协同运作的合适选择,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充分运用其固有条件协助电力系统调整负荷分布和满足即时需求,构建起流动的能源补给体系。金高路公交车的互动式充电站开展试点,有助于增强电网的可靠性,提高能源使用效能,同时为城市交通的智慧化、环保化进程提供坚实后盾,势必在未来能源架构中扮演更关键角色,为城市长远发展持续提供生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