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汉德克内陆之行:一场独特的文学体验之旅

admin

我感觉自己就像在做白日梦,参与感很强,仿佛一切都是现实,虽然很累,但还是不停地回头看。

我几乎没读过这样的小说。它更像是一首带有内向性叙事的诗:叙事的框架、情节的揭示、想象的穿梭……行走、观看、思考中,世界不自觉地慢了下来。看似微不足道的瞬间组合成纯粹的文学体验而非传统的故事情节,流畅而无声。这种人类体验的边缘性与语言的独创性,除了汉德克,无人能超越。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前所未有的,无尽细节的想象,浩瀚大陆上微小心灵的琢磨,每一次邂逅,每一个举动,都是心间摇曳的影子,发散,迷离,恍惚,清醒……

这是读者在阅读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彼得·汉德克的最新作品《内陆之旅》后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感受。在这部被汉德克自己称为“最后的史诗”的作品中,他仍在解构这个原子化的时代,书写与意义分离、极度疏离与麻木的个体。

小说开头是,一位住在巴黎郊外的老人在 8 月初的一个晴朗的日子里离开安静的巴黎郊区家,前往皮卡第的乡间别墅。他边走边观察周围的环境,偶尔提到一位被他称为“水果小偷”的年轻女子,她似乎也踏上了前往法国北部的类似旅程。这位“水果小偷”——读者后来得知她的名字叫亚历克西亚——最初似乎是他计划写或正在写的一部小说的主角。

她25岁,从青春期起就“渴望逃离”。她刚从西伯利亚回来,马上就要出门寻找母亲。在追寻母亲足迹、穿越法国内陆的过程中,叙述者以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她,从而催生了这部小说。叙述者一路上所见所闻、所嗅所感所想​​构成了叙事的框架。没有惊天动地的经历和事件,只有微不足道的时刻和微不足道的印象,表面上看似毫无关联,却史诗般地汇聚成一幅现实的法国画卷。

_诺奖最年长得主坐轮椅领奖_达尔文奖得主

诺奖最年长得主坐轮椅领奖_达尔文奖得主_

“逃离”“荒野”“自由”等时髦词汇或许可以部分概括这部史诗般的小说,而汉德克的写作也再一次印证了瑞典文学院给予他的获奖词——“以原文方式探索人类经验的广度与特征,影响深远”。

近日,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出版的《内地行》入选2024年度“世纪好书”半年榜。

摘自《内陆之旅》

韩瑞祥译

故事开始于一个盛夏的日子。这是一年中第一次赤脚走在草地上时,蜜蜂会蜇你的时节。至少在我身上一直都是这样。在这段时间里,我了解到,第一次被蜜蜂蜇,甚至一年中唯一一次被蜜蜂蜇,是在白三叶草花开的时候。在离地面不远的三叶草花丛中,成群的蜜蜂忙碌地跑来跑去,时隐时现。

那是八月初的一天,和其他日子没什么两样。不管怎么说,那一天快要到上午了,阳光灿烂但不太热,天空是深蓝色的,一望无际,似乎越来越高。几乎看不到一丝云彩,无论近处还是远处——如果有,也很快就消失了。空气中吹着轻柔宜人的微风。夏天的风通常从西边吹来,可能是从大西洋吹进无人湾的。露水早已消失。一个多星期以来,当我早上穿过花园时,我从未感到过赤脚下的地面潮湿,更不用说脚趾间了。

诺奖最年长得主坐轮椅领奖__达尔文奖得主

据说,蜜蜂与黄蜂不同,一旦蜇了人,它们的刺就会消失,最终死亡。在我经常被蜜蜂蛰的那些年里——几乎总是赤脚蛰——我也多次目睹了这一幕,至少是那支三尖镖似乎从蜜蜂肉体的最深处被撕扯出来,如此之小,却带着巨大的自然力量,从中伸出一团凝胶状物质,那是蜜蜂的内脏。此外,我还看到那只生物蜷缩起来,颤抖着,直到它停止拍打翅膀。

然而,在这样一个螫人的日子里,螫了我这个赤脚男子的那只蜜蜂却没有死。那个偷水果女孩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成形。虽然它是一只豌豆大小的蜜蜂,身上长着毛,颜色和花纹都很普通,但它螫人时,螫针却没有掉下来,然后它螫人就逃走了。那次螫人就像以前其他蜜蜂螫人一样。它螫人时,动作突然,力量强大,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过。更重要的是,它似乎从这次行动中获得了巨大的力量。

诺奖最年长得主坐轮椅领奖__达尔文奖得主

我感觉这次蜜蜂蛰伤还好,不只是因为蛰我的那只蜜蜂活了下来。还有其他原因。首先,人们常说蜜蜂蛰伤有益健康,不像黄蜂或大黄蜂蛰伤,可以治愈关节疼痛、增加血液循环,或者诸如此类的。但像这样的蛰伤至少会让你越来越麻木,甚至会让你麻木的脚趾一时之间清醒过来。这是我的另一个想象,这些想象一年比一年苍白,一年比一年没有效果。在类似的想象或幻想中,我每次都经常用我的赤手从黄土或石灰岩中拔出荨麻,无论是在无人湾的花园里,还是在皮卡第庄园的露台上。

第二个原因是,我喜欢被这样蛰。我把它当作一个信号。一个好信号。还是一个坏信号?不是一个好信号,不是一个坏信号,甚至不是一个不幸的信号,但无论如何都是一个信号。蛰给你发出了出发的信号。它告诉你该上路了。摆脱你的花园和地区的束缚。出发吧。是时候出发了。

我需要那个信号吗?那天:是的。

_达尔文奖得主_诺奖最年长得主坐轮椅领奖

这只是另一个白日梦或夏日白日梦。

达尔文奖得主_诺奖最年长得主坐轮椅领奖_

我收拾好房子和花园,小心地保持原样,一动不动地熨烫了两三件我认为特别合身的衬衫——它们在草地上还没干——然后把它们和一本厚厚的当地旅游指南一起装进了行李箱。这并不比去郊区小屋容易。就在出发前,当我系高帮鞋带时,鞋带断了;我徒劳地寻找一双配套的袜子;我翻了三十多张高清地图,才找到一张我喜欢的。这不是第一次发生这种情况。但这次不同,两根鞋带都断了。我花了一刻钟的时间系鞋带,甚至把大拇指指甲都撕破了。最后,我把一堆不配套的袜子一双一双地叠在一起,几乎分辨不清了。突然间,我觉得没有地图的旅行很舒服。

突然间,我也从那纠缠在我身上的时间感中解脱出来,那是一种没有理由的时间感。它一次又一次地袭击我,不仅在出发的那一刻,因为这一刻总是特别令人窒息,而且在出发前的一刻,那简直让人无法忍受。没有比这一刻更严厉的时刻了。生命之书?一本没有文字的书。梦结束了。游戏结束了。

然后,出乎意料的是,时间感消失了,变得空洞。突然间,我拥有了世界上所有的时间:比我以前拥有的时间都多。还有生命之书:打开了,真实的,那些书页,尤其是那些还没有写完的书页,在世界的风中闪耀,在当地的风中闪耀,在当地的风中闪耀。是的,我可能最终会亲眼看到我偷水果的女孩,不是今天,不是明天,但很快,很快,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而不仅仅是零散的碎片,不仅仅是幽灵般的碎片。在过去的岁月里,这些碎片进入了我渐渐消逝的眼睛,一次又一次地为我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大多数时候,她都在人群中闪现,遥不可及。最后一次?

//

达尔文奖得主__诺奖最年长得主坐轮椅领奖

相关推荐阅读

达尔文奖得主_诺奖最年长得主坐轮椅领奖_

《内陆之旅》

[奥地利] Peter Handke

韩瑞祥 主编

韩瑞祥译

达尔文奖得主__诺奖最年长得主坐轮椅领奖

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学

关于作者

彼得·汉德克(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剧作家,是德国当代文学中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被誉为“活着的经典”。自1966年出版处女作以来,他已出版了数十部作品,并多次获得文学奖项。2019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以原著语言对人类经验的广度和特征进行了深远的探索”。

达尔文奖得主_诺奖最年长得主坐轮椅领奖_

摘自[文静]

_达尔文奖得主_诺奖最年长得主坐轮椅领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