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受市场传言美国英力士公司将永久关闭偏苯三酸酐(TMA)生产装置的影响,TMA价格大幅上涨。深耕特种精细化学品领域的正丹股份(SZ300641,股价18.90元,市值100.68亿元)股价一路上涨,成为今年首只涨幅超过1000%的“十倍股”。其实,新三板还有一家主营TMA产品的上市公司,也是一只“十倍股”,这家公司就是安徽泰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泰达新材)。
图片来自泰达新材料官网
在被创业板和北交所否决后,泰达新材并未放弃IPO计划,8月23日,泰达新材公告称,其北交所上市辅导备案申请已获受理,并进入辅导期。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泰达新材前两次上市申请均遭拒绝,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其毛利率大幅提升,且明显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创业板IPO审核委员会、北交所上市委员会认为,其未能充分说明和论证较高毛利率或较大增幅的合理性。
数据显示,2022年、2023年,泰达新材毛利率较2021年有明显下滑,但仍远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
公司产品结构比较简单
泰达新材为精细化工公司,产品结构较为单一,主营产品为三甲胺,2021年至2023年三甲胺贡献的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93.45%、84.88%、85.85%。
TMA是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是生产高端粉末涂料、先进绝缘材料等产品的重要原料。据泰达新材了解,目前,国内TMA生产公司主要有泰达新材、百川股份(SZ002455,股价7.06元,市值41.95亿元)、正丹股份等,行业集中度较高。
据泰达新材了解,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TMA产能约25.5万吨,其中国内产能约15.5万吨。国内TMA生产企业主要有正丹股份(8.5万吨/年)、百川股份(4万吨/年)、泰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3万吨/年);国外生产企业主要有美国INEOS(7万吨/年)、意大利博林(3万吨/年)。
今年上半年市场盛传美国INEOS公司永久关闭TMA生产装置(年产量7万吨),对市场供应和价格造成较大影响。据百川英富数据显示,2024年1月1日至5月16日,华东地区TMA市场价格由1.4万元/吨上涨至4.3万元/吨。
4月10日以来,正丹股份股价呈现快速上涨趋势,6月13日最高达到36.65元/股,相比2月7日最低点2.81元/股(调整前),区间涨幅超过1000%,堪称“十倍股”。
泰达新材股价也从4月12日开始大幅上涨,当日开盘价2.32元/股(调整前),当日涨幅达103.04%。6月21日,开盘价高达24元/股,成为一只“十倍股”。此后,泰达新材股价大幅波动,最高价为8月9日的28元/股,当日收盘价为24.18元/股。随后,公司股价震荡下跌,8月26日收盘价为17.91元/股。
相较于上述两家公司,百川股份在此波行情中股价涨幅相对较小,最低点为2月8日的3.68元/股,最高点为5月10日的13.76元/股。
不过,正丹和泰达新材均未正式确认INEOS USA永久关闭TMA生产装置的消息。8月21日,正丹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回应了国内外TMA厂商产能问题,其对INEOS USA的解释仍为“根据其官网信息,TMA产能为7万吨/年,市场传言已永久关闭。”
5月17日,泰达新材在问询函回复中表示,公司尚未直接收到美国英力士宣布永久关闭TMA生产装置的公告,产品价格波动的可持续性存在不确定性,若未来市场供应增加或需求减少,可能存在产品价格下跌的风险。
从业绩来看,受供给不稳定、海外TMA厂商供货紧张等因素影响,2024年上半年,正丹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86.52%、1015.51%。受益于主要化工产品价格平稳上涨,个别化工产品价格涨幅较大,百川股份预计2024年上半年扭亏为盈。泰达新材尚未披露2024年半年报。
公司毛利率远高于同行
同行正丹股份、百川股份两家企业均已上市,而泰达新材自2014年登陆新三板以来,已两次尝试上市失败。
2017年,泰达新材申请在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遭证监会拒绝。创业板发审委注意到公司存在以下情形:2014年至2016年,公司原材料采购价格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但平均单位生产成本低于同行业上市公司;2016年公司毛利率增速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等。但公司未能对上述问题作出充分、合理的解释和披露。
2022年9月,泰达新材在北交所上市申请再次遭拒绝,上市委认为,公司及中介机构对报告期内毛利率明显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合理性、净利润持续大幅增长的合理性均未给予充分说明和论证,这让泰达新材成为首家被北交所拒绝上市的公司。
泰达新材两次被会上否决,均与毛利率波动有关。泰达新材2022年9月披露的招股说明书(会前稿)显示,2019年至2021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14.48%、25.95%、33.26%,其中正丹股份毛利率分别为11.10%、12.06%、13.00%,百川股份毛利率分别为10.54%、7.44%、12.54%。公司毛利率大幅提升,且明显高于两家同行上市公司,尤其是2021年,毛利率超过可比公司一倍以上。泰达新材认为,这主要是各家公司主营产品结构不同。公司主要产品为偏苯三酸酐,报告期内偏苯三酸酐产品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90%以上,而可比公司产品种类较多。
对比偏酐产品,2019年至2021年,泰达新材该产品毛利率分别为10.20%、22.91%、30.74%,郑丹股份毛利率分别为11.77%、17.72%、18.36%,百川股份2019年、2020年TMA及酯类产品毛利率分别为4.36%、-2.91%。2020年以后公司毛利率依然大幅提升,且高于可比公司。泰达新材表示,2020年由于工艺持续优化使单位物耗大幅降低等因素,偏酐产品成本大幅下降,从而提升毛利率;2021年由于销售价格上涨,毛利率与可比公司走势一致。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泰达新材披露的上述可比公司毛利率数据与Wind数据一致。
Wind数据显示,2022年、2023年,正丹毛利率分别为6.18%、3.85%,其中三羟甲基丙烷及脂类毛利率分别为8.39%、6.33%;百川2022年、2023年毛利率分别为10.06%、1.78%,且自2021年起未单独披露三羟甲基丙烷及脂类毛利率。至于泰达新材,2022年、2023年毛利率分别为18.22%、18.64%,其中三羟甲基丙烷及脂类毛利率分别为18.30%、19.32%。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北交所遭否决后的2022年、2023年,泰达新材毛利率较2021年整体有所下滑,但仍远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而且,在2023年两家可比公司毛利率下滑的同时,公司毛利率仍有小幅提升,趋势上存在差异。
去年业绩大幅增长遭质疑
2022年泰达新材毛利率大幅下降,主要由于原材料采购价格上涨导致营业成本增加,涨幅超过销量及销售价格的涨幅,导致2022年营业收入增长25.71%,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6.43%,与同行业两家上市公司业绩基本一致。
但到了2023年,泰达新材实现营业收入、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分别4.74亿元、4945.81万元,同比增长33.66%、40.28%,主要由于下游厂家需求稳定,公司生产经营同比增长。
但同行业两家上市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均出现大幅下滑,百川股份2023年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下滑0.45%、443.20%;郑丹股份2023年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下滑20.09%、82.31%。百川股份表示,主要原因是市场竞争激烈、下游市场需求疲软、产品价格下跌等。
泰达新材2023年业绩大幅增长,也引发了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关注,上市公司管理部发出问询函,要求公司说明营业收入大幅增长的原因,与出货量、新增订单及订单执行额变化趋势是否一致。
对此,泰达新材表示,公司所处行业处于平稳增长趋势,下游市场需求逐步扩大,公司在积极开发新客户带来增量增长的同时,来自现有客户的需求也在增长;2023年营业收入的增长主要由于下游需求增加,产品销量增加,增长趋势与行业发展趋势、下游需求变化趋势、新增客户情况及客户变化情况相一致;公司新签订单较2022年增长38.52%,执行订单数同比增长32.91%,期末在手订单数同比增长94.46%。因此,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趋势与出货量、新增订单、执行订单金额变化趋势相一致。
不过,泰达新材在回复上述问询函时,并未通过2023年业绩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对比,来分析其行业发展趋势及下游需求变化情况。
对于毛利率变化、与可比公司业绩走势差异等问题,8月26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泰达新材并发送采访邮件,接线员拒绝了采访请求,截至发稿时,邮件尚未收到回复。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