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徐汇区长桥街道:民情二维码直通车,拉近民情民心距离

admin

如果你有什么困扰,只要扫描张贴在社区楼门上的“民意二维码”,问题就会很快得到解决。

近日,居住在上海市徐汇区长桥街道的居民发现,自家门口的告示牌上贴着多个二维码。据长桥街道城市交通中心相关人员介绍,这些二维码分别是“居民来访致电”“房屋出租登记”和“实有人口登记”,为居民获取民意开辟了一条直接的渠道。

上海徐汇这个街道首推“民情二维码”,民忧民访在家门口扫一扫__上海徐汇这个街道首推“民情二维码”,民忧民访在家门口扫一扫

立即解答群众关切问询,贴近群众感情

一时间,有居民通过扫码举报长桥水厂施工噪音问题,相关部门调查后发现,按照相关规定,施工现场早上6点以后才可以开工施工。虽然施工时间符合规定,但考虑到施工现场距离居民区太近,水厂最终通过协调同意推迟施工时间。

据悉,“民情二维码”直通车是长桥街道落实党建引领区治破解难题的具体举措,将与“四百走”、区例会、“一户一档”等工作机制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把减负赋能工作成果落到实处。

“居民回访呼叫”和“房屋出租登记”的主要功能是协助街道办事处快速聚焦难点问题、精准化解矛盾,拓展流动人口信息渠道,让信息更加高效地出行,高效解决家乡合理合法诉求。

其中,“居民来访来电”二维码的使用,是为了充分发挥区治化解矛盾问题主力军和主渠道作用,最大程度支持居委会日常工作。针对居民来访来电反映的问题和诉求,居委会联合社区“三匹马”全力以赴解决。对超出其职能范围的,街道城市交通中心接到命令后,转交相应区,区长按照“区里能限时办、居委会能吹哨办、路线图暂时办不了”的工作原则,牵头分类限时处理,对不具备解决条件的,由区政府派出小组(可酌情邀请律师参与)向居民说明情况。确保“事事有回应、事事有解决办法”,初步探索出了一套高效便捷的问题反映处理机制。 8月份共反映舆情问题50余件,涉及社区硬件设施、物业管理、绿化养护、民生服务、周边配套等五大类,95%的问题在三天内得到解决。

上海徐汇这个街道首推“民情二维码”,民忧民访在家门口扫一扫__上海徐汇这个街道首推“民情二维码”,民忧民访在家门口扫一扫

“房屋出租登记”二维码推广使用,旨在实现人口普查后“一标三实”数据动态获取,房东、租客自行扫码填表,街道城市运营中心每天完成背景信息汇总,并尽快送交居委会核查。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居委会盲查工作量,稳步推进了实有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工作。4月份以来,共扫码上报出租房屋165户,登记租客243人,提高了信息获取、流转、核查的时效性。

_上海徐汇这个街道首推“民情二维码”,民忧民访在家门口扫一扫_上海徐汇这个街道首推“民情二维码”,民忧民访在家门口扫一扫

_上海徐汇这个街道首推“民情二维码”,民忧民访在家门口扫一扫_上海徐汇这个街道首推“民情二维码”,民忧民访在家门口扫一扫

变“被动投诉”为“主动服务”、变“集中举报”为“立即举报”

_上海徐汇这个街道首推“民情二维码”,民忧民访在家门口扫一扫_上海徐汇这个街道首推“民情二维码”,民忧民访在家门口扫一扫

长桥街道辖区内有33个居委会,是徐汇区最大的居住社区,老龄化程度较高。长桥街道城市交通中心工作人员唐华说,相比年轻人倾向于通过自媒体等渠道投诉,老年人一旦有诉求,往往还是通过传统热​​线电话。一旦问题比较复杂,接电话的“12345”工作人员对相关工作所属部门了解不多,往往要绕个大圈才能过去。唐华介绍:“‘12345’要求投诉单15个工作日内结案,我们要求扫码举报的案件一周内结案,如果实在解决不了,我们会做好解释工作。”

例如,有居民扫码咨询是否可以在多层建筑的中间层放置一张椅子,方便老人休息。接到居民请求后,该楼宇很快就有了自己的“休息椅”。

长桥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相较于传统线下沟通模式,“民情码”更加注重问题的高到达率和实解决,借助区调、部门联动,将热点社情民意以最快捷的方式整合成资源和方案,让居委会更加自信从容地开展群众工作,不断为居委会赢得居民的信任和认可;同时,越来越多隐性、隐性的服务治理问题被提前发现和预警,真正促进问题和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实现“先处理后诉”的目标。

据了解,居委会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时,往往要通过区委例会、街道书记例会、街道主任例会等方式集中上报,有时问题得不到及时反映和处理,错过了最佳处理时期。“群众二维码”的使用,实现了实事求是、随地举报,街道接单后同步高效响应,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问题处理率大大提高。急问题、急急急问题都得到了及时回应,居民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今年4月至6月,街道“12345”热线电话比去年同期下降了8.2%。

上海徐汇这个街道首推“民情二维码”,民忧民访在家门口扫一扫_上海徐汇这个街道首推“民情二维码”,民忧民访在家门口扫一扫_

此外,在社区治理方面,通过二维码举报、城市交通中心调度后,该举措可以帮助居委会充分对接各方资源,由“居委会找部门”转变为“多部门帮居委会”。例如,街道治安办接到4个居委会关于非机动车充电桩安装情况的举报后,迅速与其对接,全面排查辖区相关需求缺口,短短两个月内新增充电桩端口约1300个;在整改群租问题方面,以5月份为例,该街道居委会举报7起疑似群租信息,当天全部核实(其中5起为群租),次日即完成整改。

采访中,有居民担心扫描楼宇门口的二维码会不会泄露信息。对此,唐华表示,居民可以用微信名或昵称举报,即使是匿名举报,只要留下真实的电话号码,也会得到回复。“因为有直通车,居民的信息不会过多流传,信息安全性更高。”唐华说。

在扫码登记人口时,居委会干部经常会遇到无人在家的情况。住户白天在家的时间很少,很多人对工作人员上门登记身份证有些抵触,这给这项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如今,住户自行扫码登记后,工作人员按照约定的时间段上门核实,相对比较方便。

今后,我们将加强“人民码”直通车的使用和推广,完善其功能。

上海徐汇这个街道首推“民情二维码”,民忧民访在家门口扫一扫_上海徐汇这个街道首推“民情二维码”,民忧民访在家门口扫一扫_

长桥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三码”平台的上线,较好地实现了“三个加强”:一是精准聚焦社区关切,加强入户排忧解难、采纳建议工作;二是支持社区工作,加强区际联动协同,落实组团服务“最后一公里”;三是建立微电网领导小组“事前联系、事后拜访”全流程工作机制,增强群众工作实效,积极打造新熟人社区。

未来,长桥街道将不断提升微网格长作为“社区管家”的服务水平,不断拓展社区问题反馈、居民建议的平台渠道,形成更加清晰的区级舆情数据库。一方面继续加强基层治理问题分析,努力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另一方面提炼更多“金点子”,挖掘更多社区人才,引导居民从“问题提出者、质疑者”转变为“解决方案提供者、宣传者”,汇聚更多自治力量。

据悉,长桥街道将进一步完善“民情码”直通车,加强使用推广和功能完善。一是持续提升“民情码”认知度和使用率,使其成为居委会排忧解难、化解矛盾的“贴身工具箱”,让居委会社工爱用、社区受益;二是强化拓展“民情码”功能,分阶段收集整理使用意见,优化信息对接、处理、反馈流程,结合社区治理工作实际需要,不断丰富其功能模块,助力提升服务水平。

徐汇区媒体融合中心、青年报记者:范艳萍、沈逸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