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记者姜琳周媛)全国人大常委会13日表决通过关于实行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根据决定,自2025年1月1日起,我国用15年时间逐步将男性职工法定退休年龄由60岁延迟至63岁,女性职工法定退休年龄由50岁和55岁分别延迟至55岁和58岁。
这是自20世纪50年代确定职工法定退休年龄以来,70多年来首次调整。
除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外,还决定调整职工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自2030年起由15年逐步增加至20年,每年增加6个月。
在统一实施延迟退休基础上,决定允许已达到最低缴费年限的员工自愿选择灵活提前退休,提前时间最长不超过3年,退休年龄不得低于原法定退休年龄;公司也可以与员工协商选择提前退休年龄,在与员工基本一致的前提下,灵活延迟退休,延迟时间最长不超过3年。
延迟退休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针对群众十分关心的民生问题,《决定》还明确了完善养老保险激励机制、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保障法定退休年龄以上劳动者基本权益、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等。《决定》还对大龄失业人员保障、特殊职业提前退休等作出特别规定。
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对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作出了明确安排,此次发布的方案是在综合考虑我国预期寿命、健康水平、人口结构、国民教育水平、劳动力供给状况、社会保障状况等因素的基础上制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