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凯平幸福的种子解读宫崎骏新作:积极心理教练应用与人生意义

admin

_前景的好处_前景充满

彭开平 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执行主席

宫崎骏新片《你如何活下去?》近日上映,影片直击心理学的核心问题之一:自我认同与生命意义,现实人生历险记不仅是对这个问题的探索,更是一次启示,鼓励我们反思自己的人生目标与价值观,从而找到生命的真谛。

彭开平教授在《幸福的种子》一书中教我们如何赋予生命更多意义,这无疑给我们解读这部电影带来了新的维度或者说特殊的视角。

积极心理学教练

应用才是积极心理学的真正目的,体现在积极心理学辅导、积极心理治疗等个体支持上,积极心理学辅导是一种以科学为基础的方法,帮助他人提高自我认知、加强和利用自身优势、提高个人绩效,实现有价值目标的有效工具。

积极心理学与教练是天生的契合,一方面积极心理学与教练都认为人天生健康、足智多谋、有成长的动力;另一方面,人们需要教练,是因为他们希望提升自己,实现整体幸福的美好愿望。积极心理学为教练帮助他人提升幸福感提供了重要的实证证据,懂得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教练会更加关注他人的优点、积极的态度、感恩和创造力等,从而帮助对方提升整体幸福感。

对于110米栏运动员刘翔,大家都知道,但是对于他的教练孙海平,却很少有人知道。一个“飞人”的教练,肯定很有天赋,但事实上,孙教练的运动天赋不如刘翔高。他为什么会成为刘翔的教练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更懂技术、理论,能从更广阔的视角给刘翔建议。可见,教练不一定能力更强,但能给对方一些有价值的反馈、建议和心理支持。

教练不仅在体育和健康方面有用,在其他领域也有用。例如,生活教练可以帮助别人找到并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高管教练可以帮助公司中的高管提高领导力,更好地分析企业目标;关系教练可以指导他人改善人际关系或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教练不是辅导员或治疗师。他们的工作是以成长为导向的,他们服务的人并没有严重的问题需要解决,只是想让自己变得更好、更进一步。以身体为例,健身教练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方式帮助我们让自己变得更健康、更美丽;而医生则相反,是问题导向,针对身体的问题对症下药。

罗伯特·比斯瓦斯-迪纳是积极心理学教练领域最杰出的人物,曾被彼得森称为“积极心理学界的印第安纳·琼斯”。印第安纳·琼斯是美国电影中的人物,是一位在世界各地都有过冒险经历的英雄、探险家和研究者。罗伯特曾去非洲采访当地土著,进行积极心理学研究,在遭到拒绝后,他另辟蹊径,遵循当地风俗,建立了自己的个人研究团队,尽管身上有烧伤的疤痕,他还是成功完成了研究。

2010年,他出版了《积极心理学教练》一书,书中提到,积极心理学教练的一个重要步骤是积极诊断。他认为,我们以前对别人的诊断都是负面的、问题导向的,但其实还有另一种积极诊断,具体看对方的积极资源。他把这些资源分为能力、幸福、希望、处境、使命五类。

积极心理治疗

如何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方法进行心理治疗是近年来的重要研究方向。传统心理治疗强调来访者的问题以及如何减少消极心理,但马丁·塞利格曼认为,治疗师可以通过增强来访者的积极心理来减少消极心理的影响。他与学生塔亚布·拉希德发展了“积极心理治疗”,其中包括14个步骤,帮助来访者增强“积极资源”的策略,以改善抑郁症等心理问题。

为了比较积极心理治疗与传​​统心理治疗的差异,马丁·塞利格曼和拉希德在2006年做了一个实验,实验分为三组:积极心理治疗组、传统心理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结果发现接受积极心理治疗的来访者在抑郁指数等方面都有所改善,明显优于接受其他两种方法的来访者。拉希德博士后来将该疗法扩展至15种策略。

除了积极心理疗法之外,积极心理学家还开发了其他心理疗法,例如希望疗法(侧重于以积极的视角探索和实现目标)和幸福疗法(利用积极的信念来促进最佳功能)。

希望疗法是由积极心理学家斯奈德等人提出的“希望理论”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干预策略。该方法认为,希望是一种以目标为导向的积极思维策略,包括目标思维、动机思维、积极性思维等。治疗过程通常包括两个阶段:一是灌输希望。要求来访者理解希望的含义,以积极的角度回顾自己的经历,关注自己所取得的成就,形成目标概念。探索和明确自己所追求的目标;二是增强希望。要求来访者寻找实现目标的方法和路径,尤其是面对挑战时克服困难的方法。

幸福疗法是基于著名的“瑞夫心理健康多维模型”而提出的一种心理干预策略,疗法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初期帮助来访者体验最佳的幸福状况;中期鼓励来访者识别导致幸福中断的想法和信念;末期讨论并纠正影响来访者幸福维度的想法和信念。幸福疗法作为中后期的治疗技术更为有效,不仅可用于个体治疗,也可用于团体治疗和咨询。

虽然心理学有很多有效的心理疗法可以帮助人们,但我相信人们具有一定的自愈能力,这也是进化而来的积极选择。中国大学生患抑郁症的比例高达24%。但这也显示出一个令人欣慰的事情,那就是很多年轻人的抑郁症是可以自我治愈的,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走出阴影。一项研究显示,很多抑郁症患者都有“三个月自愈”的情况。

优势养育与自主养育

除了支持个人之外,积极心理学还可以如何在家庭中发挥作用,帮助我们培养出更好的孩子?

优势养育法是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 Lea Waters 提出的一种方法,她在《优势开关》一书中提到,养育孩子时,我们需要在意识中打开优势开关,不要一味地要求孩子改正缺点,而是要意识到发展孩子的优势比改正缺点更重要。优势包括性格、能力、兴趣、天赋等。

_前景的好处_前景充满

具体做法有哪些?

首先,寻找孩子的优点。观察孩子在做事时表现出的能力,以及他们在自主状态下如何做出选择。

第二,培养孩子的优点。用成长型思维,相信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变得更好。家长要以身作则,时刻关注自己的优点。

家长应注意应用程序中的两件事:

第一,提供有效的支持。比如,在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时,家长不仅要给予口头鼓励,更要一点一点地引导,落实到行动上。

第二,不断增加难度。家长为孩子搭建的“脚手架”只是暂时的平台,需要不断调整,帮助孩子分阶段地聚焦于一个具体、明确的目标,全神贯注地努力,家长也应及时给予孩子反馈,帮助他们反复练习,最终提高。

自我导向型教养是积极心理学在家庭教育,尤其是中国家庭教育中的另一种应用。研究发现,一些中国父母并不重视孩子自主意识的培养,反而用一些方法来阻碍孩子在这方面的发展。这些方式主要有六种:否认感受、压抑思想、内在唤醒、焦虑唤醒、条件爱和动机分析。我们把它们比作父母在需要对孩子进行心理控制时使用的“心理武器”,这些武器是为了让孩子服从。比如,一些中国父母经常使用的一种心理控制方式就是告诉孩子“我这样做是为了你好”。

父母如此对待孩子,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不了解自己的行为给孩子带来的危害,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太着急、太渴望孩子按照自己设定的方向成长。艾尔森·戈普尼克教授曾经打过一个木匠和园丁的比喻,她认为,如果父母像对待木匠那样对待孩子,即不许孩子犯哪怕一丝一毫的错误,孩子成长的所有细节都由父母决定,孩子肯定会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只有父母像园丁一样,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规律成长,帮助他们成为也许不像想象中那么完美,却能向别人展示自己本色的人,孩子才能拥有美好的人生。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养育孩子的关键在于,父母需要知道什么对孩子来说是最重要的。父母需要帮助孩子看到自己内心的“核心”,看到自己是谁,看到自己应该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这才是成长的真正内在动力。动力问题解决之后,外在的成就和收获只是时间问题。

工作重塑与欣赏式探询

积极心理学在组织中的应用主要是工作重塑和欣赏式探询。工作重塑是指员工重新构建自己的工作,以获得工作认可和工作角色的过程。核心目的是让员工重新设计自己的工作,以获得更高的工作意义感、工作投入度和工作满意度。

下面这个故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工人们在工地上砌墙,有的工人只把现在的工作看作是砌墙,认为自己是一个平庸的工人;有的工人把这份工作看作是成功,是“我正在盖一栋漂亮的房子”,他看得更远大,心里有使命感,享受着这份工作带来的快乐。

研究显示,如果一个人把工作仅仅看成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工作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就会较低,如果把它看成一份事业,就会高得多,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它看成人生的使命,这样不仅可以让工作变得更好,还可以让生活更丰盛。怎样才能让工作不仅仅是赚钱的工具,更成为人生的使命呢?积极心理学认为,关键是要在工作中找到积极的意义。

例如我们在医院看到,一些保洁员在残疾病人出院时,会主动帮助病人从病房移到停车场。这种行为是违反医院规定的,如果被上级发现,可能会受到处罚。但他们还是愿意这么做。为什么呢?一位保洁员解释道:“这不是我的工作,而是我的一部分。”换言之,保洁员认为自己是善良的、乐于助人的,看到病人需要帮助,他们会自发地去帮助,而不是违反工作要求。虽然保洁员的本职工作是清洁环境,但他们的工作范围已经扩大,不再像机器人一样只做上级交办的工作。把工作不仅仅当成工作,而是当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是典型的工作重塑过程。

工作重塑有三个关键点:改变任务、改变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改变对工作的看法。

第一是改变任务,包括任务的数量、类型、性质、界限等,使任务更符合你的兴趣,更能发挥你的特长,实现你的目标。

第二是改变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不只是要形成良好的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考虑如何在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使双方的关系更加符合自己的利益和需要。

最后,改变对工作的看法。工作不是一堆繁琐、孤立的任务,而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任务。我们需要从积极的角度看待工作的愿景、目标和深刻含义。

如果一个行政助理工作繁多,每天都不堪重负,她该如何重塑自己的工作?首先,列出所有的工作,按照时间和精力的程度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动机、优势和兴趣重新组织工作。关键因素是角色,也就是“我是谁”,她需要意识到自己不只是一个工作的集合,而是一个将所有工作串联在一起的角色,她需要看清角色。并用角色重新定义自己的工作。行政助理通常有两​​个角色:第一是连接者,第二是支持者。作为连接者,她需要把各种人和事物连接在一起,她的动机是建立有意义的人际关系,优势是人际交往能力;作为支持者,她需要让自己值得别人信任。动机是帮助别人,优势是关注细节和值得信赖。这确实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在组织中的第二个重要应用是欣赏式探询。这种方法是由凯斯西储大学的戴维教授提出的,意思是当我们关注某件事物时,要看到它好的一面,充分发挥它的积极性。戴维教授提出了“4D模型”,第一是发现,就是要发现自己和他人过去和现在的成功因素,并让大家分享。第二是梦想,就是要专注于自己想要的东西。第三是设计,就是要设计一条到达梦想的路径,列出所需的组织架构、流程等,以便充分发挥优势。第四是命运,命运不仅意味着要落实上述步骤,还要进一步强化整个系统的欣赏文化,帮助成员不断进步,最终将组织的愿景变成可以实现的命运。

与传统的问题解决方法相比,欣赏式探询强调着眼于未来而非探究过去,更加注重问题解决方案的建构,并从积极的角度将自己视为真正的问题解决专家。

新时期中国社会学的奠基人费孝通先生曾经说过一句精彩的话:“人人都欣赏自己的美,欣赏别人的美,万物皆美,天下大同。”这告诉我们,如果每个人都能发现自己的优点,并能充分地呈现自己的特点,表达对别人的欣赏,帮助别人展现自己的长处,就能真正实现世界和平与和谐。这就是积极心理学带给每个人的无限美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