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目新闻见习记者张景贤
通讯员 吴克轩
“超大容量、超长寿命的玻璃多维光存储技术”、“定向成瘾预防与精准诊疗监测”、“纤维基过滤分离膜材料及生物电子制造应用解决方案”。每一项颠覆性技术都有自己的特点并被揭晓。活动现场。 11月1日,由武汉市科技创新局、武汉市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主办、武汉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承办的2024年“武创源”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颁奖典礼举行。
“武昌园”颠覆性科技创新大赛聚焦武汉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健康、生物科技两大优势赛道。自今年3月启动以来,已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颠覆性项目,吸引了272个项目参与,其中39个项目来自北京、上海等14个省市。遵循“专家评价技术、市场评价价值、实施评价环境”的原则,最终26个项目脱颖而出,4个项目荣获“创新突破奖”,22个项目荣获“创新领导奖”。作为武汉举办的首个聚焦颠覆性技术的高水平大赛,大赛在推进的同时,也积极推荐优秀项目参加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最终,全国竞赛获奖人数位列全国城市前三名,占全国总数的13.33%。
颁奖典礼上,多个获奖项目团队代表进行了现场演示。项目不仅聚焦世界技术前沿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体现了“强场景、强需求、独特路线、自主产权”的颠覆性技术的核心“基因”,也瞄准了武汉的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显示出其推动产业发展、改变产业结构的巨大潜力。
数据可以几乎永久存储吗?华中科技大学张静宇团队给出了肯定的答案。针对固态存储存在的成本高、寿命有限的问题,张景宇团队研发的超大容量、超长寿命的玻璃多维光存储技术,可以高稳定、低成本玻璃光盘,单盘容量可达20TB。容量和存储寿命超过10万年,有效解决了目前固态存储的一些问题。张靖宇表示,该项目已应用于档案馆等场景,未来将进一步升级,向云存储方向发展,更好地服务相关行业。据悉,该项目荣获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最高奖“优秀奖”。
这个获奖项目不仅聚焦前沿,还关注民生。极端天气频繁发生,洪涝、干旱频发。在此背景下,武汉测量未来科技有限公司率先联合开发北斗“智”雨——智能降雨预报技术,利用北斗信号,结合完全自主创新研发的人工智能降雨预报产业模式可实现区域高分辨率区域降雨预报。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技术具有广域监测、预测精度高、全天候运行、维护成本低等特点,可在水利、应急、低风险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高原经济。
签约仪式上,8个代表项目与相关国有平台、投融资机构、孵化载体等签署了项目实施和投资协议。据了解,半年比赛期间,参赛项目共收到300余份邀请从投资机构来看,已有15个项目获得投资,一批优质项目正在与龙头企业开展产业合作。大多数最终获奖项目将在不久的将来推出。在武汉市实施并转化。
市科技创新局表示,本次大赛采用“以赛代评”“以投代评”的市场化评选机制,将提供最高100万元的科技研发经费支持根据本市获奖项目的进展情况。市科技创新局、武汉创新院将支持武汉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为颠覆性技术项目全生命周期提供专业化、定制化培育服务。下一步,武汉将继续打造有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生态系统,吸引更多优秀颠覆性技术团队和项目落地武汉,用颠覆性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加快推进招聘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重塑新时代武汉“重心”,提供了强劲第一动力。
(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