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门联合治理网络平台算法问题,重点整治信息茧房与大数据杀熟

admin

算法不是“计算”

_算法非“算计”,四部门出手!治理之难,难在何处?_算法非“算计”,四部门出手!治理之难,难在何处?

近日,国家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下发通知,部署开展“清浪·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主要任务包括整治“信息茧房”、诱发沉迷问题、严禁利用算法实施大数据“杀戮”等。

事实上,这并不是中国第一次对算法问题进行监管。不仅是中国,算法应用的监管也成为全球的共同问题。长期以来,世界一直受到算法治理的困扰。管理它有什么困难?四个部门的联手将会带来哪些变化?

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此次专项行动包括六项治理任务:

算法非“算计”,四部门出手!治理之难,难在何处?__算法非“算计”,四部门出手!治理之难,难在何处?

一是深入整治“信息茧房”和沉迷问题;

二是提高名单透明度,严厉打击名单操纵行为;

三是严防盲目压缩配送时间导致配送超时率、交通违章率、事故率上升等问题;

四是严禁利用算法“杀死”大数据;

五是强化算法向善服务,保障网民合法权益;

算法非“算计”,四部门出手!治理之难,难在何处?__算法非“算计”,四部门出手!治理之难,难在何处?

六是落实算法安全主体责任。

经济学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潘和林在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表示:算法推荐带来的问题很多,但也有优先级。这六个方面是现阶段算法领域比较突出的问题,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这六大问题涉及消费者权益、社会信任、市场公平竞争和社会公共安全,比较关键,需要优先考虑。”潘和林强调。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迭代,算法技术在平台中得到广泛应用,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目前,算法治理已成为行业共识。此次四部门联合整治,有望在算法治理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教育大数据与教育决策实验室研究员吴旋向国师快报指出,本次专项行动具有三大亮点:

_算法非“算计”,四部门出手!治理之难,难在何处?_算法非“算计”,四部门出手!治理之难,难在何处?

一是聚焦社会关注度高、用户集中反映的问题;

二是工作目标覆盖算法应用全过程,不仅涉及算法设计和运行,还重点关注算法责任和救济阶段;

三是采取多方参与工作机制,推动形成长效机制。

接受采访的专家表示,算法应用的监管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算法的复杂性使得算法治理任重而道远,目前国际上还没有成熟的解决方案。

潘和林指出,本次通报后还将有一轮具体行动,独立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和成熟统一的评估标准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逐步完善。但这仍然需要时间,政府需要配备相关人才和其他资源。

算法非“算计”,四部门出手!治理之难,难在何处?_算法非“算计”,四部门出手!治理之难,难在何处?_

治理的难点是什么?

近年来,针对算法应用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国内出台了多项法律法规对此进行规范

2021年9月,《关于加强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综合管理的指导意见》发布; 2021年11月,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应用自律公约》;同年12月,《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发布; 2024年7月,《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合规自律公约》发布。

吴轩指出,我国早在《电子商务法》中就关注到相关问题。随着《个人信息保护法》《关于加强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综合管理的指导意见》等法律文件的出台,相关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算法治理难度依然很大。

首先,算法技术更新迭代快。随着机器学习、深度学习、量子计算等领域的突破,技术驱动的算法红利影响更加广泛,但看似理性中立的算法背后也存在一定的技术偏见;

算法非“算计”,四部门出手!治理之难,难在何处?__算法非“算计”,四部门出手!治理之难,难在何处?

其次,该算法应用范围广。目前,算法技术已实现线下全行业、全业态覆盖。相关应用场景非常复杂,适用的规范和标准更加多样,监管难度加大;

三是算法侵权隐蔽性强。算法技术专业性强、不透明,算法“黑匣子”无处不在。由于用户不掌握相关信息,用户取证困难,维权成本较高。

除了算法本身的复杂性和隐蔽性较高之外,潘和林认为,目前相关法律法规相对滞后,跨领域合作困难,这也增加了算法治理的难度。

如何打破现状?

算法治理面临多重挑战。如何克服治理困难?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商业智能系教授张成宏撰文,算法治理首先需要国家主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并提供指导;其次,检查监督必须依法进行,行业或国家可以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最后,要求开发合规合法的算法,对开发者和算法工程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在潘和林看来,算法推荐并不适用安全港原则,不能简单地利用这一原则来封闭自己的算法规则机制。此前,法律曾要求各大平台负责平台数据收集和算法备案。通过举报推荐算法,监管部门将审查算法的合理性。

“专项行动是为了在实践中落实我国法律法规的具体要求,将为未来算法治理提供经验积累和方法探索。”吴轩说道。此外,对症下药,有利于真正维护公共利益、促进市场公平,也有利于人工智能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