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社区托儿,家庭的负担减轻了很多。” “不到半天的时间,我就和公司达成了求职意向,薪资还算满意。” “我们老年人都在这里吃饭,医疗诊所就在我们食堂旁边。国家‘政策好,重视我们老年人’……随着2025年的到来,在过去的一年里,很多民生政策都得到了落实。”人民生活的改善,至今仍温暖着人们的心,一点一滴,变成了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获得感来自于公共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来自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上有老人,下有幼儿”,带来的育儿、养老等急难焦虑问题,影响着亿万家庭。人民的每一个呼声,都是民生政策的着力点。 2024年,全国提供托儿服务的机构近10万个,名额约480万个;各类养老服务机构设施总数将超过41万个,完善家庭和社区基础养老服务行动项目累计建成家庭养老床位34.7万张,为64.7万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完成172万户困难老年人家庭的适老改造。
不仅是育儿、养老,很多民生领域的短板也在2024年加速补:全国范围内启动近县医疗社区建设,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同支持范围扩大,新增91种药品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已在56个城市试点,15分钟便捷生活圈让城市更宜居……每一件民生小事都充满巨大的“获得感”,让我们相信“生活“永远充满希望”。
幸福来自于更好满足人民期待、让更多人过上更好品质生活的有效举措。
2024年,全国教育经费增长4%,主要用于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让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有序流动;国家针对重点就业群体开展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就业促进活动。前三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49万人;全国新建城市老旧小区5万多个;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总体带动相关产品销售额突破万亿元。存量房贷利率分批下调,惠及5000万户……
这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群众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舒适的生活条件……一年来,各项改善民生福祉的政策都落到实处。 。不断创造新起点,为人民创造更高品质的生活。
安全感来自温暖的政策,来自物质、精神、社会等多个层面的满足和稳定。
“里面的配套设施很齐全,有冰箱、空调、洗衣机,感觉国家越来越重视我们新就业群体了。”上海普陀区的送货员宗波于2024年搬入大楼,近千万像他一样的人享受着新就业群体的经济适用租赁住房,并享受新就业形式员工的工伤保障。
看2024年国民账本,民生支出优先,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预算安排超过4万亿。今年,国家对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并通过“大数据比对+铁脚模拟”,加强对低收入群众的监测和定期救助;今年,国家继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为企业降低成本1309亿元。回款稳定 返还资金204亿元,惠及员工5605万人;今年,我们的“菜篮子”、“米袋”、“果盘”变得更加充实……这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安全感,而且不仅仅来自物质层面。保障还包括精神满足和社会稳定。
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是第一要务。一年来,基础养老金提高,房贷利率降低,直接结算范围扩大方便异地就医,消费品以旧换新提高生活质量。一切都在讲述“中国式现代化,民生第一”的故事。新的一年,我们期待更加周到有效的民生政策,让人民笑容更多、温暖更多、生活更美好。
(文|赵敬端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