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两会聚焦新动能:科技创新引领未来产业发展,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布局加速

admin

今年上海两场专访中,“新动能”这个关键词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在全球经济发展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新旧动能转换面临爬坡的关键时刻;激发新动能的紧迫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有转型的阵痛,也有转型的机遇。上海有信心、有实力抓住机遇,加快打造新动能。

其中,科技创新能力的增强正在催生创新的“核爆发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重点布局细胞基因治疗、脑机接口、6G、量子计算、聚变能源等战略前沿领域。

上海重点布局的这些未来产业和新兴产业不仅具有强大的爆发力,而且具有很强的产业带动作用。例如,脑机接口将驱动神经科学、生物医学工程、集成电路等领域的交叉融合创新。同样,备受关注的低层次经济产业也将带动上海三大主导产业和高端制造业协同发展。

“上海有很多集成电路企业,现在他们的主要客户(需求)是汽车级芯片,这些企业可以快速迭代,承接飞机芯片。换句话来说,低空经济是由消费端驱动的。”对带动上海工业发展、更新产业技术、闭合产业生态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长三角现代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王芳说。

向“新”努力,向“实”迈进。国内大型邮轮在上海竣工交付并开启首航,孵化大型邮轮国产化产业链澎湃动力; C919大飞机累计交付16架,成功构建大飞机发展版图;与此同时,首批“千帆星座”组装互联网卫星成功发射,累计登记大型号63颗,多项关键技术突破让上海新生产力不断涌现。

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赋能下,“模具上海”工程的实施也将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将“昨天的产业”变成“明天的产业”,进一步塑造经济新动能。

“通用模型和行业数据结合起来,就形成了行业模型,我们称之为垂直模型。人工智能大模型可以赋能千千万万个行业。我认为上海最重要的方面是金融。上海是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工业制造中心。”都值得我们关注。”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优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季新华表示。

当前,上海新的增长动能正在加速涌现。其中,新兴产业增长良好,2024年工业投资有望实现两位数增长;高技术船舶、集成电路产值分别增长17%、20%左右; 1-11月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增长10.9%。约占GDP的10%。

未来产业、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壮大,也将带动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科技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位于科技创新产业和服务业之间,可以与未来产业双向发挥作用。同时,无论是面临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还是培育新兴产业,科技服务业本身涵盖的科学研究、技术孵化和专业技术服务也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 “世界主要大型科技城市,其科技服务业产值占城市GDP的比重都在10%以上,而上海这个比例还在5%到6%左右,所以我们还有很多成长空间。”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信息服务行业协会秘书长陆磊表示。

新旧动能的转换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形势变化下,不断增强的科技创新力度、不断完善的供应链、产业链体系,是上海应对挑战、加快打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信心和力量。

看看新闻记者:金甫炅、张军